“为什么这么问?和累也许无关。”
谢无炽在这片空荡的寺庙里,四下张望。
残迹磨灭。时书:“我觉得,你从旻区回来后,天天忙着整军,修筑武备,收割粮食归仓,一直不太开心。”
四壁除了纂刻经文,还有异闻传说。谢无炽不答反道:“这面墙壁上,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某个王朝争权对抗时,一位废太子的后人被征召入宫成为了监国摄政王,夙兴夜寐,诚心为民。”
时书靠在石椅上:“怎么了?”
“这摄政王身患眼疾,一旦忧劳甚剧便会失明。但后来异族入侵,摄政王仍然亲征战场,保家卫国,与爱人同舟共济。只是得胜之日,累到眼疾复发,却被奸臣迫害,抢了功劳不说,还诬陷他要造反。”
时书:“哦?后来呢?”
“后来,他双眼失明,在寒冷的异地逃亡,随军的发妻带他四处求生,吃过糙馒头,也住过最简陋的客店,还藏在别人府邸中靠妻子卖画谋生,尝尽心中苦楚……所以再与军队汇合后,开始了复仇之路。”
“接着,他造反成功,当上了皇帝。”
故事讲完,谢无炽转开视线。
时书盯着壁画上的繁体字:“这故事为什么记录在寺庙里?”
“他造反前在佛堂诵经数月,得到天命,所以能成。因此记录。”
“……”
一阵沉寂,谢无炽望着佛像,一身素净的长袍,迎风猎猎,不知道在想什么。
“佛像仁慈,普度众生,可这寺庙恰好确实是鬼怪最横行处。”
谢无炽步履徘徊,回到时书身旁:“这摄政王得位温和,和平政变,一是他血统高贵,二是摄政数年早在朝中操纵人脉,进京城时旧故亲自开的城门。但除此之外的改朝换代、权势转移,会异常血腥。”
时书心中,慢慢明白:“你……”
谢无炽眼底映着煌煌神佛低眉的凝重和素净,沉默的仁慈,在血泊中交汇:“惊涛骇浪的狂澜涌起,幸运的卷入者能乘坐浪头,不幸的人则被水淹死。”
“这场灭世的洪水,很快就要来了。”
-
时书被抱着回到行辕大府门,睡意朦胧中和他说话:“谢无炽,你知不知道,我很喜欢去屯田的村落闲逛。”
“为什么?”
时书:“因为每个人都在干活儿,修房子修院子挖土。和舒康府的大疫,大盛府的雪夜,还有狁州的尸山尸海都不同。在那些地方走来走去,开阔敞亮,我心情很好。”
谢无炽正擦他的手,听到这句话,顿了一顿:“时书,这三年,你也受到很多创伤,是吗?”
“我不知道……”
时书困得无法思考,振作道:“但如果和你一直待在这里,我准备在这片田地里奉献我的青春——”
话没说完,谢无炽头低下去,和他额头相抵:“乖宝宝。”
“好宝宝。”
“小狗宝。”
时书哼了声:“我才不是狗,我不玩这个。”
谢无炽深色的眸子看他,露出微笑。时书被亲了好一会儿,亲懵了,捂着唇。
时书:“你……”
谢无炽额头抵着他:“宝宝。”
-
接下来的几天,军营中为两城收割的事奔忙。谢无炽去了前线几乎半个月,指挥和安排事务。
劝导异族归义于王朝,可谓大功一件,军营和军官之间波谲云诡,暗流汹涌。而普通士兵并不知道皇帝的任命,听到角鼓声便冲入战场厮杀,军大部队往界河旁靠近,有人从一系列行为中管中窥豹,猜测到交割城池正在进行,军营中洋溢着沸沸腾腾的喜气。
连绵不绝的黄泥道路上,时书刚从屯田地回来,安置好新的流民累了一整天,杜子涵在身旁:“突然想起来,谢哥多久没回来了?”
时书:“半个月?”
“什么人哪这是,让你一个独守空房。”
时书看他:“你半夜来找我出门,爬树摘果子,烤鱼烤肉,不是说幸好他没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