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北海看见了刺目的强光,那是‘开阔者号’突破乌云层所带来的光辉,太阳正庄严的凌立在西方的天空,一片片金光将更高处的薄云穿透,并最终透过观察窗,印在章北海的眼底。
“哎,军人同志,飞机起飞前,刚刚讲话的那位将军是常伟思首长吗?看着有点眼熟,怎么几年不见,老了那么多。”
在章北海的座位旁,一名明显不像是军人的专家开口了。
“是常伟思首长,你认识?”章北海说着转过了头,随后表情一下变得惊讶起来:“丁仪教授,我们又见面了。”
“认识,07年的时候因为科学边界一起开过会……嗯,北海?”那专家显然也才刚刚认出章北海。
“是我。”章北海点点头。
“没想到啊,时隔一年,还能在新飞机上碰见你,真是巧合极了。”丁仪显然也没有想到,在这次对于他来讲稀松平常的太空旅行中,还能遇上一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军人。
这个几率,和在城市里打出租车,连续两次打到同一个司机没有什么区别了。
熟人之间的偶遇往往能够使气氛瞬间热络起来,哪怕章北海和丁仪都是那种不善于表达的人也一样。
“您和常伟思首长很熟?”章北海问。
“也不熟,当时被一个叫史强的警察拽到了作战中心,才认识了这位首长,对ETO组织的斩首行动结束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位首长了。”
“原来是这样,常将军确实主持过古筝行动。”章北海感慨。
丁仪点点头,他换了个话题,问道:“新飞机感觉怎么样。”
“更新,更流畅了,有未来世界的感觉了。”
丁仪说:“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承认,那帮占据航天领域高位的老骨头确实有两把刷子,这才过去一年就把过渡阶段的老航天飞机淘汰了。这个新飞机从大气层突破进入太空,已经不需要再抛弃航天助力推进器了。”
丁仪对‘开阔者号’侃侃而谈,显然他对新飞机的理解和专业性要远在章北海之上。
章北海静静听着。
“‘开阔者号’在航天飞行的阶段和老式的航天飞机没有什么区别,但执行太空任务时,‘开阔者号’的脉冲爆震式火箭发动机可以进行过载点火,能将飞机加速至第一宇宙速度,冲破大气层束缚,直入浩瀚宇宙。它的飞行高度理论上没有上限,能抵达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轨道,甚至具备向月球轨道进发的潜力。”
“那他有向星际远航的潜力吗?”章北海问。
“那绝对没有。”丁仪哑然失笑。
“动力系统和燃料体系是硬伤,我第一次就同你讲过了,化学燃料的航天器的极限也就是地月轨道,等那帮老骨头什么时候脑子转过了弯,决定把未来的航空方向放无工质发动机的正确道路上再说吧。”
“丁仪教授,您是国内最负盛名的前沿物理学专家,您为什么不用您的影响力,劝劝他们?”
“我,劝他们?”丁仪指了指自己,他自嘲一笑:“我这种搞理论的和他们那些搞应用的不在一条跷跷板上,他们的话语权也比我大得多,毕竟智子封死了理论的未来,但是那帮老骨头可是实打实的研究出了这个东西。”丁仪说着,指了指飞机本身。
“谁能干成事,谁就有话语权。”丁仪说。
章北海沉默了一会,他问道:“那您这次上去,是打算……”
“去组织重启空间高能粒子项目的进展,这飞机里的专家,大多都是协助我的。”
“空间高能粒子项目不是停了一年了吗,又重启了?”
“嗯。”丁仪点点头:“多亏了第五位面壁者和三体人达成的协议,有三枚智子撤出至木星,如果PDC那边的情报准确,那就说明地球只剩下两颗智子了,这给了我们打破封锁的希望,因此上边又开了绿灯。”
丁仪又笑了笑:“其实也挺好,对于我们这帮研究理论的人来讲,只要有1%突破智子封锁的希望,都要去试试,也支持我们。”
章北海宽慰道:“只要空间粒子项目之间的相对距离拉的足够长,咱们就总能抓住机会的,我听说有面壁者已经提出在火星上修建离子加速器了,利用地球火星之间的距离差来规避智子的封锁。”
地球和火星之间的最大距离约为4。01亿公里,这一距离是在地球和火星分别位于太阳两侧,且都处于各自远日点时出现。
这个距离,智子以光速也需要跑22分钟,如果人类将时间差打得足够好,且地球上确实只剩下两枚智子而没有更多,那人类确实有概率打一个时间差,突破智子封锁。
丁仪闻言摆了摆手:“你说的是雷迪亚兹对吧,别听那个外行胡诌,现在美国两年前才成功重返月球,现在建个月球基地都磕磕绊绊的,还上火星?再等50年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