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饱腹,她就放下糕点。擦了擦手,捻起那封早晨被她放在枕下的信。
举起,对准投射下的阳光,反复翻转。
书信上的字在收笔时微微上挑,正是阿生写字的习惯。
只是他何时放进包袱里的?她思索片刻,推测应该是摆席之天,那时包袱不在身边。
总归不会是在静吟宗的时候。
她有了新的疑问:为何不露面呢?
思考半天,也不过是凭空猜测。但终于有了消息,林云往心里也多了些安慰,想着给爷爷的信也要更改下内容,至少把阿生曾经回来过的消息告诉他。于是将原本写好封完的信封拆开。
她在写时犯了难,该如何去写呢?
若说“归来”,可人分明未曾现身;若说“传信”,又怕老人空欢喜。
思量半天,林云往未想到一个合适的说辞。
于是干巴巴地在信的末尾加上了句:偶得兄长音讯,诸事皆妥。
待墨迹干了,她又重新封了信封。
林云往望向窗外,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大致的时间。此时距离她与周衡衍见面还有些时候,遂翻看起周衡衍与桑照给她的册子。
里面的内容大致相同,但都没有她眼下最想得到的消息。
何处可以寄信?
带着这疑问,她将信装入袖中,准备与周衡衍见面的时候问问他。转而继续看起书尾那一排排小像,下午她便要见这些人。
记住长相、人名与职位后,她数了数小像数目,统共不过四十人,也就是说包含了12位亲传弟子在内的静吟宗高层只有40人。
这数量倒是叫她颇为意外,毕竟静吟宗是修仙界四大宗门之一,又背靠“黄金一代”十二人中之三。
当真蹊跷。
提及静吟宗的书籍,林云往已翻阅一些了,但总是感觉怪异,好像有什么东西被硬生生地折断后,藏匿起来,直至亲历者的死去,这件事会彻底消失。
她现在所阅读的书大多都是桑照给的,想着得空了要去静吟宗的藏书阁看看。
“系统,你了解静吟宗吗?”
「无法回答,与我记忆中的模样偏差过大」
“就一个静吟宗,怎么会有两种模样?”系统的回答令她摸不着头脑,她思及人间那些话本,应该是被输入了这些不正确的数据导致的。
也或者数据过于陈旧了,毕竟祂之前就总是死机。
林云往又摆出她惯用的放空姿势,在桌前托着腮,看向窗户感受着细微的光线变化。
她正盯着那些细碎的光影出神,忽听得院门传来叩击声。
来人并非是周衡衍,而是一蓝衣弟子,见她出来忙抱拳行礼,“桑照师兄……”
待她妥善安置后,又传来一道敲门声,这次来者是周衡衍。
“周师兄。”
青年修士颔首。
他昨晚便安排妥当今日与林云往一同拜访静音宗各处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