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最美的年华遇见最好的你文案 > 分配实习单位几人欢喜几人忧(第1页)

分配实习单位几人欢喜几人忧(第1页)

寒假越来越临近,实习单位也是让每个同学越来越揪心。一些同学几经努力,仍然没有明确单位干脆“躺平”了不再折腾,听天由命听从学校分派。能留星城最好,留不了回家乡也未尝找不到一家免费当“苦力”的实习单位。至于分配工作,那是下一步的事了。

“嘻嘻”下午自习时,严琦突如其来的笑声,在安静的教室里分外张扬。班长罗晋掷出一句硬梆梆的话“严琦出去笑”,众皆然。严琦离开座位,“哐当”甩门而出。晚上有人在班级日记上写下一段话“想说的都别说了,因为说了也白说,而且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那么点了。希望:别指挥我们围着学校的指挥棒转,别只顾叫嚣,要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有限的日子,多为同学们搞好服务。临近毕业,让我们的中专生活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温暖和友情!”

放假的头一天,甄亦凡一直很忙,很累。他和几个男生一直忙着帮女生搬东西。

从教室返回寝室的路上,他看到林依婷一个人拖着一个纸盒子去教室,他停了停脚步,却又不晓得怎么说就走开了。

回到女生寝室,李佳星和叶冬梅都在,叶冬梅“大侠,先帮林依婷搬箱子,她准备自己搬的”。“好呢”,甄亦凡朝林依婷床边走去,一手提起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箱子。“这么沉,她一个女孩子怎么搬得动?”,不是有那么多男生追她么,怎么一到要出力的时候鬼影子都看不到一个,他不禁对那些在寝室里放言追她的男生有些上火。是别人不愿出力,还是她不愿惹一些是非呢?

甄亦凡提着箱子到教室,看到林依婷在用电吹风吹那个搬动时不小心打湿的纸箱子,里面放着一些物品。“这个放到哪里?”,甄亦凡直接来到她面前,她抬起头才看清是自己的皮箱,连忙一个劲地道谢,她没想到甄亦凡会主动给她搬过来。照以往,她会主动叫他,或者她不叫他他也会主动帮她,可想起近来同学们中间的一些议论,她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理直气壮喊他的勇气。

回头的路上,甄亦凡想起林依婷一连串的谢谢,再想想要不是叶冬梅提起,自己会不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当没看见呢?对比去年放假时李佳星那句话“老甄,林依婷说你会主动来帮她的”,前后的变化,让人充满遗憾。

2月20日,最后一个学期报名了。这些天,大家都带了不少年货和零食,不论在寝室里还是食堂里,都是大吃特吃。男生无一例外都带了香烟,个别不抽烟的也带了一两盒,寝室里常常是“云雾缭绕”。或许是刚过新年吧,一个个都了兴高采烈的,热情地打招呼。僻静无人处,常常掏出一根烟来,好像一个假期就从一名单纯的学生成熟为一名抽烟喝酒的政工干部了。

临近毕业,四年级风气大变。早操出操四个班凑不齐一个班。早自习教室里也只有几个人,汪一亮几个出早操后又回寝室睡“回笼觉”,着实让人难以理解,早读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啊!课间操,劳二班、工一班竟然一个代表都没有,倒是劳一班两队排得整整齐齐,工二班一半人也站了一队。广播里大叫大喊四年级到操场集合,教室里同学们却一个个懒得动身。甄亦凡听到广播喊叫急急忙忙赶到操场,到了才发现全班只有柳依依一个女生,转身四顾全班再无他人,两人左等右等不见其他同学下来,只好退出来回到教室。一进门却被大家取笑,两人一男一女刚好作为全班男生女生代表出操。上课铃响过,张副校长到四年级教室一个个训导,除劳一班外,三个班被赶到操场补操。

上个学期后半期同学们一个个忙着搞推荐表,满怀信心和豪情,这个找老乡那个找亲戚,发推荐表、写求职信。一个寒假过去后,绝大多数石沉大海一无所获。经过一个寒假的奔波,才发现找工作的事并非如想象中的那般简单,更多的是一次次的无奈。而今,一个个仿佛过年长一岁就成熟了许多,都沉默、冷静多了。许多同学变了,一反常态,放弃了积极进取的信心,整日里流连于打牌、抽烟、喝酒,看小说,无所事事,要说多空虚就有多空虚。

晚自习后班主任江老师就要将实习分配到单位的表册送教务科了。甄亦凡一点儿消息也没有,虽然知道这几天老师很烦心,他还是去办公室找她问情况。几进几出,甄亦凡自己托老乡找实习单位的事一直都没有明确下来,看来留在星城的希望渺茫。元旦拜访的老乡陈副总春节返乡倒是和他见了一面,带给他的消息却很扎心,到厂里只能做三班倒工人,现在企业按照《劳动法》招人只招合同工,不再是“铁饭碗”也没有了干部身份。工厂效益连年走下坡路,以后还有破产下岗的可能,他自己年前年后也在活动想争取调到机关单位去。而回到县里他愿意帮忙找领导打个招呼,最差也不过下到乡镇,虽然工资低些条件艰难些,但好歹保住一个“铁饭碗”,让他自己考虑。

理由说了千千万,江老师口气很和气,却始终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末了还说了一句话“你们班让我很失望!”,他闷闷不乐地回到教室。

问过些同学才晓得原来是星期三晚上一部分男生聚集219室,谈及实习单位的事,大发牢骚,责怪班主任联系实习单位不力。有些人还抖落了一些道听途说的关于班主任老师或真或假的私事。结果第二天中午,当晚参加的全部学生名单一个不漏的到了江老师和学生科周科长手里。

学校给班上安排了10个人到一家大型印染厂劳资科实习,可昨天罗班长和团支书两人到那个厂联系时,劳资科长却早就忘了此事。自然,实习的10个岗位泡汤了。除了这个厂以外,据说还有一个厂10个岗位也反悔了。如此一来班上近20个人失去了实习岗位,而离实习下点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星期,班上实习安排表再次被打乱,谁叫原先不准备一些备选单位呢?班主任江老师又出去联系了几个单位,就连别个班不愿去的单位也给了劳二班,而班上还有部分同学无法安排。昨晚几个没有单位的人又到办公室找江老师。因为这件事班主任和学校联系实习单位的潘老师吵了起来,不过最后还是安慰几名学生“你们莫急,我们明天再出去跑一跑单位,不会耽搁你们实习的”。

看到实习单位不够,也有一些有远见的同学自觉找到班主任表示愿意回老家实习。反正又没机会分配到星城,与其在这里给别人当免费的“苦力”,还不如回家乡找一家好单位卖力干,争取毕业分配留下来,机会总比人生地不熟的星城大得多。也是,留在星城,大概率是企业,回到家乡,或市里或县里大都是政府机关单位,保证了一个“铁饭碗”。

因为张副校长的训导,四年级早操、课间操不再像上周那样大面积缺席,绝大多数都按时出操,但组织纪律性颇差,吵吵闹闹打成一团。早操时学生会周主席在广播里委婉地批评了四年级散漫的纪律作风,希望大家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像以前那样为学弟学妹们做出好榜样。

3月12日,星期天早上,甄亦凡去了许二哥家里。“你回去的希望很大”。许二哥有些不忍心,可还是告诉了他这个小老乡,因为他大哥的女儿今年也要从外地调回星城,所以根本顾不上他的事了。看来这最后的一线希望也断了,甄亦凡一时眼眶发热,竟然想哭,最后还是忍住了。许二哥劝他在实习单位努力表现自己,争取被领导看上。可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啊!甄亦凡实习的是一个对他来说颇为喜欢的单位,省政协主办的一个杂志社,那么高大上的单位,你没有特殊的背景,根本想都不用想。

为什么那么多希望看似在眼前,而当你伸出手,抓到的却是一种虚无?

晚上,团支部临时举办舞会,因为明天一少部分同学就要离校回家乡实习去了。大家都在舞池中肆意地释放自己的青春激情,不少人点歌、演唱。这一次,王卫国也鼓足勇气,舞曲一响就直奔林依婷,终于如愿以偿和心中的“女神”共舞一曲。只有甄亦凡一个人,默默地看着梁晓声的《年轮》,灯光下的背影,是那么的孤独。

晚会却最终没有开完,中途张副校长带着学生科周科长和教务科吴科长“三大巨头”光临了劳二班,当场对劳二班学生不听学校安排私自开舞会的错误行为进行批判。前面的话大家都没在意,张副校长最后一句话却打了大家一记“闷棍”,“实习、仲裁员资格证、毕业证,全部推迟”。也不能怪学校的“无情”,四年级的学生有时也目无纪律,搞得有点过份了。明明二楼大厅都贴了通知,通知各班今晚召开“学雷锋,做21世纪栋梁”主题班会,并再三强调了各班今晚不准开晚会,可劳二班偏偏对着干,也自然怪不得学校的处分了。

第二天早上7点,全班同学在教室集合。副班长叶冬梅宣布:不管昨天晚上舞会到没到场,全班每个人都要诚心诚意写好一份1000字以上的检讨,我将于9点交到张副校长手里,争取得到学校的原谅,按原计划时间下单位实习”。

检讨交了上去,却没想到昨天晚上的事态还蛮重的,学校推迟了整个四年级的实习日期。按原计划,下午就要离校回家乡或者下单位实习。可学校决定明天先集中对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再根据表现分批分期下实习点。

下午学校没有安排,又不能下实习点,教室里自然有些乱套,打牌的、聊天的,还有人抓住机会躲在角落里卿卿我我……忽然班主任江老师从外面冲进来,一把缴了一些同学手中的牌,又在讲台上批评大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等她讲完转身走出教室,身后却爆发出一阵笑声,有同学评价:江老师太容易激动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临近毕业,一个个对实习生活跃跃欲试,可学校偏偏要小事大作留住大家,一天到晚又没有课程安排,这些精力旺盛百般无聊的学生不打牌聊天谈恋爱,又能干些什么呢?要是下到实习单位,早出晚归,生活学习充实了,还有人懒散么?

直到第三天,舞会引起的余怒还未消,学校借此机会开始了严厉的纪律整顿。先是上午颁发仲裁员资格证对几名早操缺席人员缓发,后面学生科周科长又宣布了14人名单,男女各半,都是班上优秀学生或者风云人物。同学们私下明白,皆因谈恋爱也,被念到名字的14个人到学生科领取“教导”去了。又念出20个人的名单,宣布对他们进行纪律整顿后才可以下实习点实习。一个班48个人竟然30多个受到学校不同程度的批评,剩下的人面面相觑,大家都被推迟了下点实习时间。

四年级同学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象牙塔里呆了十几个年头,自然想尽快到工作的岗位上一展身手。却一再被学校推迟,一些同学心里积压着一股火,却又没有借口发泄出来。劳二班有10几个人最后选择了回家乡到市里或县里实习,也有的干脆回到父母单位实习。回去的都是机关事业单位,大部分都是早早就联系好了的,应该可以实习分配无缝对接。还有一些人如学生会和校团委干部或在学校入党的优秀学生,学校也自有安排,基本上都是到学校要人的单位,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实习过后顺利留下来应该问题不大。可惜的是省市机关事业单位不多,大都是企业劳资科。剩下的大部分学生,自己找不到路子,回家乡也没人帮忙进机关单位,反正都是听天由命,干脆留在星城呆几个月,怀着一线希望,期盼着人生奇迹的降临,也可以和同学多相处几个月。

面对即将来临的实习生活,酸甜苦辣,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有人兴奋有人失望。

一些学生积压的不满,终于爆发。中午开餐时在食堂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烦心事,让这些四年级的学生找到了机会发泄不满。事情的原委是一名低年级的学生打饭时递给食堂工作人员10元现金,工作人员嫌麻烦不愿意找零,恶声恶气地要这个学生拿零钱出来,不拿零钱就不把饭菜递出窗口。几番争执,不满的学生从厨房后门冲进食堂拿自己的饭盒,(外面大家只听到争吵声。不一会儿,门从里面打开,学生被两名工作人员推掇出来,可气的是饭盒也被他们砸在地上。饭菜满地都是,嘴里还骂骂咧咧不干净。这一下引起了众怒,尤其是四年级的同学们,都围了上来支援受欺侮的学弟,声讨两名食堂工作人员的恶劣态度。其实食堂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对立情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经常排了半天队,轮到你打饭时窗口莫名其妙地关了,让你不得不重新到另外一个窗口排队,对学生也是爱理不理的,没有一点感情。四年级的学生把两名工作人员围起来,要他们向这个低年级学生道歉。临毕业了,这些大哥大姐们铁了心要为学弟学妹们“仗义”一回,也可能是借机发泄大家四年来对食堂积累的不满。直到教务科和保卫科来人,两名工作人员道歉,围观的学生才散开,食堂也恢复了正常开餐。

或许这一次的“闹事”让学校意识到老是把四年级学生“堵”在学校也不是好主意。没有了课程安排,一天到晚又没事干,不无事生非才怪呢。当天晚上,四年级全体集中在阶梯教室,学校连夜召开实习动员会。会上胡校长对大家提出四点要求:管理好自己,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推荐自己,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实习单位领导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争取留下来。

学校还邀请了优秀毕业生——第二届学生会主席李学长为大家介绍实习经验。据说他就是通过自己实习2个月的表现赢得单位领导的认可留在了一家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而且经过几年努力已经担任了人事处副处长,还不到30岁,前程一片大好。李学长戴着一副金色镜框的眼镜,很轻巧,让他方正的国字型脸显得柔和一些,也平添了一副知识分子的气息,身高大约1。7米左右,身材很匀称,就像一个邻家大哥。他以兄长的口气娓娓而谈自己的实习经历,最后归纳总结为几点:胆大,争取一切学习的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心细,平时多留意多观察办公室的工作细节和人际关系;多做,不要嫌麻烦,实习其实就是打杂,打扫卫生、接听电话这些小事其实不小,一定要做好;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工作上要吃得苦、霸得蛮,多下车间和工地,不要留恋办公室。生活上也要勤俭节约,不要让人觉得是一个贵公子大小姐,娇生惯养担不起事;最后是谦虚好学,把办公室的每个人都当成老师,他们工作了那么多年,总有一些值得大家学习的长处,切忌不懂装懂,卖弄才学,要明白,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都是谦虚低调的。

明天就要奔赴实习单位了,一散会,一个个精神抖擞,激动得好像开赴战场的战士一样。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