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创业唐诗 > 第六十九章 军议(第1页)

第六十九章 军议(第1页)

王离办事麻利,很快二十多个队头、后勤管带都来了,他们在还在幕外就相互笑着打招呼,赵怀安在帷幕里都听得清楚。

现在的赵怀安也算是个小军头了,一些军头们该有的优点和陋习也学的不少。

在保义都,他基本不设置队以上的编制,现在军中千人众,光队头就有二十二个。

不过赵怀安在分了左右两厢后,将背嵬左右队、拔山、归德、铁兽、突骑,一共六个队作为帐下直属。

铁兽是在仙人戍伏击战中,赵怀安拔擢韩琼而立的,其队五十人都是以韩琼为兵样,披三层甲,操骨朵、重斧、铁锏等重兵,全是重步兵。

而突骑是以郭从云的伙伴骑为基础,吸纳了此前诸兖海、博野等溃军还有之前的二十多南诏骑士而编练,人数在四十骑左右。

其中郭从云带三十骑负责随扈赵怀安左右,为传令、追击之用。而丁怀义则带十精骑,为游奕,作为全都的耳目,负责行军、战前的侦查和刺探。

这六个队,虽然只有三百人,但已集全都之精华。

可即便已经把各队精锐抽调到了六个队,赵怀安依旧很骚的,把剩下十六个队按照左右两厢划分,却不设官长,而让每个队将都直接向赵怀安负责。

可以说,此时的保义都编制,在队以下阶级分明,队、伙,都有正负两个,然后伙以下又设旗头一人,位与两个伍长相同。

也就是说,一个不过十个人的伙,就有正副伙将两人,旗头一人,伍长两人,真正是当兵的和小领导人数一样多。

而在队以上,全都二十二个,全部平级,都是向赵怀安直接负责,可以说真正做到了除了赵怀安一人可以调动全都,下面一个人再如何,也不过只能指挥五十人而已。

赵怀安当然明白这样做,对管理压力是巨大的,二十多人直接向他汇报,光一天汇报就要一个时辰。

但越是在这个时代久了,赵怀安越发现,牺牲这点时间是有必要的。

现在的丘八们真的是有个五十兵就敢想做军头,有千人兵就敢去想做节度使,可谓有活力到了极点。

赵怀安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也明白下面的人也会这样想。

现在赵怀安的确深得军心,靠着大把酒肉、钱银下去,又是嘘寒问暖给足情绪价值,又是有事没事就给下面人画饼,赵怀安可以很自信的说,他将保义都千人都抓好了。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做的就是万一时候的保险丝,一旦真有不忍言之事,叛徒手里最多不过五十兵,如何能成事?

可就算做到这样了,赵怀安还不放心。

现在他大帐直属的六个队,实际上相当于是藩镇的牙内兵,然后剩下十六个队,则相当于藩镇的牙外兵。

而他在六个直属队之外,还有一队人,这些就是赵怀安没出师的门徒、义子、侧近,他们或给赵怀安捧甲、或给赵怀安背马扎,总之赵怀安吃的用的,都是这些人带着。

然后这些人是和赵怀安住在一个帐篷里,也是赵怀安最放心的一群人。

他们都统一被赵怀安称为“义社郞”,都是给赵怀安磕过头,发过誓的。

可以说,赵怀安真是个画圈高手,外面一个圈,里面再一个圈,然后最里面还有一个圈。

这样三重保险下来,再有什么狂徒夜磨刀,都别想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杀到他的帐外。

……

这会,赵怀安点了下头,守在幕边的义子赵文忠就顶盔掼甲出去喊众队将进来。

因为这些天开始回春,也为了议事方便,赵怀安中队这边搭得是一块帷幕,就用竹竿搭着幕,围出一片空地。

此时,幕内已经支起了七八个火盆,烧着白日新闷的木炭,将幕内空地照得是温暖又亮堂。

随后,在赵文忠的带领下,韩通、张歹、陆仲元、高仁厚等人鱼贯而入。

他们各个穿着衣甲,捧着兜鍪,在赵怀安下首左右两侧的马扎上坐下。

这倒不需要排座次,就按照左右两厢,然后是一到八队的顺序分别坐下。

此刻,坐在赵怀安左侧第一个的王进,他是拔山队的队将,其部同是铁铠兵,常为陷阵之用。

赵怀安很敬重王进,而他又对王进有救命之恩,所以他个人是很愿意抬举王进作为自己的左右手的。

而王进这人也的确争气,武力超拔不说,而且真能得人心,与下同甘共苦,在如今的唐军武人中那是异常少有。

后来他也曾私下里问过王进,问他为何会刺杀大慈寺的和尚,而答案不出赵怀安所料,就是为他的一个袍泽复仇。

那大慈寺的大和尚为了一处田地,逼死了他袍泽一家,王进随川西军退回双流后,本想找这袍泽叙旧,知道这事后,想都没想就为袍泽报了仇。

赵怀安有一种强烈的直觉,那就是王进必是自己的命世良佐,所以对这样豪气且义字当头的豪杰,赵怀安丝毫不以常人待之。

不仅将王进直接拔为队将,其位更是在诸将之上。

用人之道,无有定法,用之存乎一心。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