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我看到了一切TXT > 第九十四章 礼物中杯加更(第3页)

第九十四章 礼物中杯加更(第3页)

“前段时间开了一块料子,出了六条手镯,我给你留了一条,喜欢吗?”“喜欢!”书雅将手镯戴着手上,大小刚刚好:“谢谢你,阿淼。”

书雅把玩了一会手镯,便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了保温箱里面的白松露。

“阿淼,我认为白松露的大规模繁殖技术已经成熟了,根据我的估计,只需要调节好温度、湿度、光照,加上特定的料包,在保证白松露风味的前提下,可以将白松露的生长周期压缩到三个月左右。”

“这个时间已经足够了。”江淼虽然有可以进一步将生长时间压缩到两个月左右的方案,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

书雅拿起那一块白松露:“三个月左右就可以长大到网球大小,我个人认为这阶段是性价比最高的,如果要继续培育,虽然可以继续生长,但是生长速度肯定快不了多少。”

她这一个多月都在做相关实验,发现经过前五个星期的栽培,白块菌就可以进入菇蕾期,而从这个阶段开始,白块菌的生长速度是真快的,也是风味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候,这个阶段大概会持续六个星期。

在高速生长之后,可能是由于料包之中的特定营养成分被消耗了很多,白块菌的生长速度会下降很多,接下来的三个星期,生长速度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整个周期一共是14个星期,98天左右,百块菌就会变成网球大小的白松露。

如果想继续让白松露变大,只有两个办法。

一个是在一开始,就使用更大的料包,保证料包的总营养成分可以让白块菌生长得更大。

另一个办法,就是再次施加特配的营养料。

但是书雅研究之后,认为这两个方法的性价比都不高。

第一个方法,会导致料袋变大,从而导致单个料袋占据的空间增加,同时还延长了生长周期。

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增加料袋的数量。

第二个方法,存在杂菌污染、生长周期极大的延长。

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直接收割之后,开始进行下一轮的栽培。

江淼切开一小块,放在鼻子前闻了闻。

首先冲上鼻尖的,是浓郁的泥土味,这是一种强烈的、类似于潮湿土壤的香气。

紧接着是蘑菇和坚果的香味,这种香味有点复杂而深邃,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丝甜味和辛辣味,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

如此微妙的香气,让白松露不像其他一些食材那样直接,而是需要细细品味。

同时白松露的味道是如此独特,以至于很难用其他食材来复制。

他调出了鉴定面板之前收录的野生白松露数据,对比了人工栽培的白松露的数据,发现两者其实存在细微的差别,但差别不大。

其中最大一点不同,就是野生的白松露泥土味会更加冲鼻,而人工的白松露相对柔和一些,反而更加适合华人的饮食习惯。

当然,人工白松露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其中的甜味风味,会比野生的白松露高36%左右。

江淼将菌子放回保温箱里面,然后抬起头来看向书雅:“阿雅,我近期要进行转基因异木和榴莲的嫁接实验,白松露量产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你直接找吕伟斌商量,这几天就当休息了,过一段时间我再陪你出去散散心。”

“没关系,做了大半年的科研,确实该缓缓了。”书雅伸了伸懒腰。

下午。

南湖农场的办公楼前。

散步过来的林书雅和李文娜、安宁三人,看着非常忙碌的包装车间。

十几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组成的临时工队伍,手脚麻利地挑拣、分装、称重、装箱、封箱,然后交给几个正式员工贴标签和贴快递单。

目前农场的一百亩草莓都进入了盛果期,每天可以采摘2000公斤左右的草莓,这是去掉每个月有一部分草莓大棚需要轮流休养和施肥打药的产能。

2000公斤看起来不多。

但实际上,以网店部销售最好的一公斤装来计算,每天就是2000份,一个月近6万份。

为了保证质量,草莓是没有办法机械化采摘和分拣的,只能全部靠人力进行。

南湖村和镇里的中老年妇女,对于给南湖农场当临时工,那是挤破了头都想进来。

毕竟农场的临时工是计件工资,采摘1公斤草莓就是1块钱工钱,一天轻轻松松采200公斤是没有问题的,要不是吕伟斌要求保质,那些妇女的速度可以更快。

连马宫镇的顺风快递站点都跟着受益,毕竟每天一两千个快递,很快就可以装满一货柜。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