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我看到了一切免费阅读 > 第一百章 大扩张中杯加更(第3页)

第一百章 大扩张中杯加更(第3页)

刚刚放出来的3600亩额度,被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南湖村、盐町村、新乡、金町村、长沙村和南汾村村民瓜分一空。

利益果然才是最动人心的东西。

之前没有正式收鱼之前,很多养殖户还瞻前顾后,现在一拿到钱,又听到海陆丰公司要扩大收购规模的时候,他们就迫不及待主动扩充规模了。

除了之前签约的436户,这几天又增加了755户,签约养殖户的总量达到1191户,养殖面积达到4921亩。

这几乎将马宫镇附近的低洼闲置荒地都覆盖了,还占了两千多亩稻田。

甚至有好几家之前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户,也跑过来签约。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不高,技术比较好的养殖户,使用土池养殖可以达到亩产300公斤左右,每公斤2030头的白对虾,收购价格就40块钱左右,一亩顶天了卖1。2万。

去掉成本之后,根本没有多少钱赚。

而且养殖南美白对虾还有一个更加麻烦的问题,那就是极端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夏天的极端高温,如果水温好几天超过三十五摄氏度,那可以让一池子虾全军覆没。

近些年来的极端天气越发频繁,让不少养殖户苦不堪言。

比起动不动就死给你看的南美白对虾之类,埃及塘虱这种热带淡水鱼,不仅仅耐高温,而且还能耐低氧、抗病性极强。

埃及塘虱在岭南这边的生存能力,也就近几年才入侵的清道夫鱼可以压它一头。

在确定海陆丰公司会按价收购之后,那些养殖白对虾的养殖户也坐不住了,立刻选择了改换门庭。

什么白对虾?

给爷爬!

老子不伺候了!

埃及塘虱才是我们的真爱!

养殖户的心,就如那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其实南美白对虾并非不能养,如果采用室内高标准的养殖方案,亩产是可以达到25006500公斤。

可这又回到了一个比较根本的问题上。

高标准的室内养殖场,投资成本太高了,运行成本同样不低,根本不是一般的养殖户可以玩得起的。

怪不得很多当地对虾养殖户会选择改换门庭,投入养殖埃及塘虱的怀抱。

就在海陆丰公司大规模扩充埃及塘虱养殖户的时候。

公司也没有忘记其他业务的发展。

比如烟墩山饲料厂南面的鱼丸厂、室内养殖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造和建设,估计九月底就可以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南湖农场的500亩新租的大棚农田,随着水稻收割完成,改造也在快速进行着。

南湖食用菌基地里面,30亩白松露从七月中旬开始,已经分6个批次,开始展开种植工作,预计今年十月下旬,就可以收获第一批次的5亩白松露。

同样随着一个个大棚搭建起来,组培实验室那边生产的番茄组培苗、人参果组培苗,也在一排排移栽到大棚之中。

番茄在移栽后三个月,即十月中下旬开始收获。

人参果则在移栽后四个月,即十一月中下旬开始收获。

这些产能的扩充,也让海陆丰公司的员工规模跟着膨胀,目前员工总数已经逼近600大关。

总部114人(含储备员工),南湖农场86人,盐町养殖场124人(含烟墩山养殖场储备员工),码头罐头厂88人(含烟墩山鱼丸厂储备员工)、烟墩山饲料厂92人、梅拢金银加工厂25人。

销售部外勤销售员18人,琼州分公司11人、城区金店5人、城区专营店7人。

合计570人。

这些还只是正式员工,南海农场还有十几个临时工大妈。

接下来,鱼丸厂那边也需要招聘大批杀鱼的女工,不过这些女工大概率会有很大一部分是正式员工,毕竟这是半机械化生产线,员工并不需要直接杀鱼,但肯定要处理一下机器剔出来的鱼肉。

房地产公司那边的管理层已经逐步到位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