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志同道合。
都希望比赛能干干净净一些。
在回忆里国家队的时光更长一点。
他在那里训练了足足四年,才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届冬奥委会。
在这一届冬奥委会上。
他凭借着过硬的本事和娴熟的技巧直接斩获了三枚金牌。
事后的发布会上。
他将所有金牌全都挂在郭泗教练的脖子上。
笑着对记者说。
这是他的师傅,是他短道速滑的启蒙老师,自己之所以会这么热爱短道速滑就是因为有师傅的激励。
同时他在师傅的许可下。
把那道疤的故事讲了出来,同时也站起来呼吁奥组委对短道速滑的规则予以重视,不要再放任那些无耻的运动员肆意破坏规则了,希望能还冰面一个纯洁。
他的发言在短速界引起了一场轩辕大波,不少业内名将纷纷支持。
但依旧没能促使奥组委重视。
事后郭泗还想来安慰安慰他。
可他却无比坚强,笑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自己根本没指望一下子就能让奥组委那群人幡然醒悟,他早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郭泗笑着夸他成熟了。
李凡也笑着说全是师傅教的好。
从那之后。
只要有李凡参加的比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
他都能问鼎巅峰。
每次的获奖感言也都是当初他在冬奥委会说的那些。
久而久之。
在他的带动下,不光只是短速运动员加入其中,后面更是发展到了各类冰上项目的人也逐渐加入进来了。
大家都向组委会和国际体育局发出自己的呼吁……
还冰面一个纯洁。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李凡发出第一声口号的十年后,夏季奥运会的那些项目也都加入到了其中。
这次的口号更简单——还比赛一个纯洁。
更高更快更强才是大家需要追寻的。
对那些持证嗑药,犯规作弊。
请奥组委,国际体育局履行自己职能,严格处罚。
舆论发酵,事件升级。
最终在李凡三十一岁的时候。
奥组委和国际体育局在他们的官方网站反省了自己过去的错误,并且做了最新声明,愿意成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他们的行为予以监督,真正做到还比赛一个纯洁。
接下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投票选举中。
他以绝对的票数优势成为了首届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监督长,副监督长是位叫约翰的老伙计。
那一年他三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