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请娘子称我为陛下全本免费阅读 > 第100章 还有谁想请辞永晋帝杀疯了楚世昭的五色棒(第1页)

第100章 还有谁想请辞永晋帝杀疯了楚世昭的五色棒(第1页)

次日。

永晋帝很早便宽好了自己的衣裳,身着龙袍,命令内宦,通知长安的群臣,今日午朝。

大周王朝按照以往的制度而言,是每五日进行一次早朝,而永晋帝除了在位的早期,是有固定早朝的习惯,近十年来,他是不开所谓的朝会,一般都是在宫中,命令几个亲近的大臣入宫议事,寻常之事,就通过手谕和朱批来掌控朝廷。

依照大周王朝的现状,永晋帝能够维持现在的大周王朝能够正常运作,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你以为永晋帝不清楚那些大臣的底细,你以为永晋帝不知道底下的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永晋帝当然知道,但是大周王朝的内部矛盾太激烈了,他不是不想做事,而是每当永晋帝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竭力阻止永晋帝进行改变。

世家大族、地方豪强、节度使、宗室皇亲、外戚勋贵。

这些人的态度还有立场,永晋帝都要去考虑。

最难搞的是,永晋帝如果要制衡节度使在边塞做大的势力,那么他就要仰仗世家大族,既然要仰仗世家大族的支持,这自然是要割利于他们,否则世家大族离心了,他又拿什么和节度使对峙。

要知道,永晋帝刚刚上位的时候,整个中府军号称有二十多万人,实际上足足有十万多的人是吃的空饷。

所谓的二十万兵力,至多只能凑出八万人,而朝廷每月却都按照二十万人的份额发着粮饷。

这些粮饷又到底是给谁吃了呢?

中央的军事力量过于薄弱,这导致永晋帝只能虚张声势,维系着大周王朝表面上的强盛。

这就是为什么,永晋帝一上位,立刻就流放了在正光帝时期,力主削藩镇,废除节度使制度的阴尚贤。

难道永晋帝不知道节度使的威胁,难道不知道阴尚贤是忠臣,他是在为大周王朝所考虑吗?

阴尚贤说的话,固然利好了永晋帝,可是却中伤了节度使们的利益,这就不利于团结了。

何况永晋帝一旦派兵削藩,讨伐节度使,他们能不能打赢先另说,节度使为了自保,弄不好一起合兵共抗朝廷。

这不就是提前让大周王朝就此破灭吗?

永晋帝他所难受的地方,正是因为他这也动不了,那也动不了,动谁都是在动自己的根基。

那还动什么?

怎么动?

永晋帝是清楚自己如果单独对付一个节度使是可以的,但是削了一个节度使,你又怎么去保证其他节度使不会公然与朝廷相抗,所以真要削藩,无疑是默认要对付全部的节度使,出手一定要快而狠。

一旦走到了这一步,第一时间没有削藩成功,就是把大周王朝带到了一个不能往后退的悬崖。

而且永晋帝也清楚自己就算是打赢了,只要不是那种大获全胜,最后如果只是惨胜的话,草原上的匈奴人也不会傻乎乎地让内乱过后的大周王朝恢复过来。

真打,只要不出现最理想的情况,那就是对大周王朝不利的。

不打,反而还能苟延残喘一口气。

大周王朝的局,在中央朝廷控制不住节度使的势力开始时,就已经陷入了泥潭。

要么就如永晋帝所想的那样,天降一个猛男,可以拿着中府军的兵力,将北地的这几个主要藩镇给制服,出现最理想的情况。

不然,眼下的大周王朝就是动不了节度使的。

现在的永晋帝首要面对的问题是,在他驾崩之后,谁能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人。

有些问题长远来讲,光凭永晋帝一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有转机的,他前半生在位二十多年都没有做到,就凭着他现在这一口气,就能把那些节度使给办了?

而且永晋帝最担忧的问题已经出现了。

他的三个嫡子,几乎快要和世家大族穿一条裤子了。

对比下来,这反而凸显出楚世昭的难得可贵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