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6章
苫布下,横七竖八躺着呻吟的村民,姜映梨正跪在稻草堆上,用银针为抽搐的孩童施针。
她的月白中衣被汗水浸出深色云纹,发间的玉簪早已歪斜。
“情况如何?”徐琴蹲下身,伸手扶住一位剧烈咳嗽的老妪。
老人滚烫的额头抵在她手背上,烧得几乎失去意识。
姜映梨抬头时,发丝黏在脸颊上:“比预想的更糟。染病者已过百人,药材只剩半剂黄连。”
她指向墙角,三个孩童蜷缩在草席上,滚烫的额头紧贴在一起,“若能早半日送来白糖,这些脱水的孩子。。。。。。”
话音戛然而止,徐琴光是看着,泪水就砸在药碗里,溅起水花。
她抹了把脸,猛地站起身,裙角扫过盛满秽物的木桶:“我带了药材和干净饮水,你还需要什么?”
“更多白糖、生姜,还有干净的布条。”姜映梨擦了把脸,“我刚查看过水源,上游苏员外的染坊直接排放废水,这才是根源。不过庄子截水也让问题更严重,水流变小,污染物浓度更高了。”
老村长佝偻着背挤过来,草鞋沾满泥浆:“徐小姐,那染坊开了三五年,我们告了三回状,都被衙门打了回来。。。。。。”
“好个苏员外!”徐琴攥紧腰间玉佩,翠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等安置好病人,我定要他给全村人一个交代!”
夜色渐深,祠堂外的药锅仍在咕嘟作响。
徐琴跪坐在泥地里,用温水为昏迷的孩童擦拭额头。
粗布巾换了一条又一条,她的指尖已经被药水泡得发白。
当那个叫阿福的孩子终于睁开眼睛,她才发现自己的裙摆早已沾满药汁与泥浆。
星子爬上屋檐时,医棚里的呻吟声渐渐平息。
徐琴与姜映梨并肩坐在祠堂石阶上,望着远处零星亮起的灯火。
突然,一位年轻妇人抱着孩子扑到她脚边,泪水浸湿了她的裙角:“徐小姐!若不是您送来救命的姜汤。。。。。。”
“快起来。”
徐琴连忙扶起她,看着怀中孩子重新泛起红晕的小脸,眼眶微微发烫。
这时,老村长带着几位村民捧着新收的稻米走来,粗糙的手掌上还沾着泥土:“徐小姐、姜大夫,这份恩情我们记下了!往后徐家若有难处,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徐琴望着村民们质朴的面容,心中涌起一阵酸楚:“村长言重了。但那染坊一日不除,祸患便一日不止。”
她握紧拳头,目光望向县城方向,“苏员外纵然权势滔天,我也要讨个公道!”
姜映梨伸手轻轻按住她的手背,笑了笑道,“阿琴,今日你让我想起在镇国公府看到的穆桂英挂帅图。这般胆识与仁心,才是徐家门楣真正的根基。”
徐琴仰头望着璀璨星河,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