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瞬间哗然。
蓝玉脸色骤变,怒目圆睁:“驸马此言何意?边关将士浴血奋战,百姓惨遭屠戮,在驸马眼中竟是儿戏不成?“
老成持重的吏部尚书也皱眉道:“欧阳大人,此事关系国家安危,不可轻忽啊。“
几位武将更是面露不忿,交头接耳。
欧阳伦甚至听到有人低声嘀咕“纨绔子弟不知兵事“。
就在这骚动之际,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从文官队列前端传来:“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韩国公李善长手持玉笏,缓步出列。这位三朝元老虽已年近七旬,腰背却挺得笔直,一双鹰目炯炯有神,白须飘飘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朱标微微颔首:“韩国公请讲。“
李善长先是向朱标恭敬行礼,然后转身面对欧阳伦,目光如刀:“老臣斗胆问一句,驸马可知这乃儿不花是何许人也?“
欧阳伦拱手道:“方才听陛下与凉国公所言,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李善长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老臣追随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时,驸马恐怕还未出生!这乃儿不花乃北元余孽中最狡诈凶残之辈,十年来杀我边民无数,毁我城池无数!“
殿中众臣纷纷点头,李善长继续道:“老臣想问驸马,可曾上过战场?可曾见过尸横遍野?可曾听过妇孺哀嚎?“他每问一句,便向前一步,气势逼人。
欧阳伦面色不改:“韩国公,下官确实未曾亲临战阵,不过也带兵打过仗,战绩。李大人应该清楚,目前我可还没输过呢!“
“额”李善长神色一愣,继续道:“带兵打仗和亲自上战场还是有区别的,纸上谈兵谁不会!”
“你就是没有战场经验。”
“既无军旅经验,何以轻言边事?“李善长突然转身面向朱标,高声道,“陛下!老臣以为,军国大事非同儿戏,岂能交由毫无经验之人妄议?驸马此言,不仅轻慢了边关将士,更是置我大明安危于不顾啊!“
这番话掷地有声,殿中不少大臣面露赞同之色。几位与李善长交好的文官更是出声附和:“韩国公所言极是!““军国大事,当由知兵之人决断!“
李善长见势有利,乘胜追击:“老臣再问驸马,可知我大明每年为抵御北元耗费多少粮饷?牺牲多少将士?若按驸马所言,这些牺牲都是'小事'?“
欧阳伦正欲回答,李善长却不容他插话,转向朱标继续道:“陛下!老臣侍奉三朝,历经战阵无数,深知用兵之道贵在持重。驸马此言轻佻,恐非良策。老臣恳请陛下三思,切莫因私废公!“
这“因私废公“四字一出,殿中气氛顿时凝固。这分明是暗指朱标因欧阳伦是妹夫而偏听偏信。
朱标眉头一皱,正要开口,却见欧阳伦上前一步,向李善长深深一揖:“韩国公为国操劳数十载,忠心可鉴。下官年轻识浅,方才言语确有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李善长没料到欧阳伦突然放低姿态,一时语塞。
欧阳伦直起身,继续道:“但下官所言'非大事',并非轻视边患,而是认为此事已有解决之道,无需如临大敌。“
“哦?“李善长眯起眼睛,“驸马既有良策,何不当众说出,让我等老朽也开开眼界?“
欧阳伦微微一笑:“韩国公见谅,我听闻北元那边派了不少间谍暗探来我大明,可不能轻易说,若是被叛徒、北元间谍听了去,岂不是坏大事了!“
嗯?!
李善长先是一愣,随即气得不行,“欧阳伦,你意思是说老夫是北元间谍?!!”
“李大人可别误会,我可从未说你是北元间谍,万一是叛徒呢!”
欧阳伦笑着道。
“欧阳伦你。你胡说八道!”李善长指着欧阳伦,差点没有晕厥过去。
不过李善长好歹也是屹立朝堂多年,很快就反应过来,当即拱手低着朱标道:“陛下,老臣知道欧阳驸马这是报复老臣刚刚的质疑,老臣不愿意与他因为私事而影响我大明的大局!”
“欧阳驸马巧言令舌,放眼整个大明能争论过他的,根本找不出几个来,但是打仗可不是靠一张嘴就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