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确实去请蓝将军了。
不过,蓝将军似乎心情不佳,闭门不见。
说是在清点家产,不见任何人!”
“罢了,随他去吧!”
李善长听完直摇头,对此并未过多纠结。
傅友德等人也迅速转移话题,急切询问起李鸾的事情。
“韩国公,到底发生了什么?
听说陛下派锦衣卫将李鸾关押进诏狱了?”
“锦衣卫为何突然针对李鸾?
究竟有何缘由?”
众人纷纷追问。
李善长并未打算隐瞒,这类事情终究瞒不住。
当下,他简要讲述了李鸾与朱政之间的纠葛。
当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李鸾的行为开脱。
总体而言,还是让众人明白了情况。
众人听后皆恍然大悟。
傅友德、王弼、曹震等人互相对视,表情复杂。欺凌百姓、强占他人产业、恃强凌弱之事,对他们而言早已司空见惯。哪个权贵之家未曾做过此类勾当?即便自家清白,但家眷、亲友仗势妄为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然而,李鸾此次似乎撞上了朱政这条硬钉子。短短几年间,朱政年纪轻轻便被授予骠骑大将军之职,统领京营各部兵马。就连他们这些老将,也要对他礼让三分。而且,朱政的能力与才华堪称非凡,连蓝玉都不是他的对手。
李鸾竟派刺客行刺这样的存在,无异于自寻死路。可即便如此,在场的淮西将领们依然对皇帝的处理方式感到不满。李鸾虽有过失,但事出有因,且并未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更何况,他是李善长最钟爱的小儿子。如今却被冠以谋反之名,打入诏狱,甚至有性命之忧。这种做法不仅显得无情,也让淮西功臣们感到不安。
李善长听闻大家的担忧后,神色平静地表示:“上位念及我们的旧情,并未对李鸾痛下杀手,只是让他在诏狱中待上一阵,受些教训罢了。”众人闻言,心头稍安。看来皇帝还算留有余地,没有对他们这些元老彻底翻脸。
然而,李善长随即冷笑一声,目光如炬地扫过众人:“切勿高兴得太早!上位并非真的放过我们。通过今日的事态以及我进宫后的观察,我可以肯定地说,上位已经对我们淮
西系的人产生了厌倦。李鸾之事,正是一个信号。若非我及时采取策略,李鸾此刻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一股寒意悄然蔓延开来。
四目相对,彼此的眼神中都流露出忐忑与惊惧!在他们心里,没有谁比他们更明白权力者的冷酷与决绝!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那些血淋淋的历史仿佛就在昨天!
如今,这柄悬在头上的剑又要落下,会不会轮到他们?
想到这里,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到背后发凉,脊背生寒!
面对李善长先前提出的抱团策略,虽然曾让朱元璋有所忌惮,但在如今对皇帝深深的畏惧下,众人不禁动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