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即将亲眼见到大明威猛雄狮般的将士队伍,还有像蓝玉这样的闪耀将星,朱政心中也不禁开始兴奋起来。
然而,在旁静静注视着他这一切反应的老朱,则目光锐利如刀,显然另有打算。
原来,朱元璋之所以把这一要职交给朱政负责,并非完全随机而定。
转业到治安司任职这件事,对整个大明军队而言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极富吸引力。
由此产生的选拔权,也就变得格外关键。
谁能入选,谁被排除,全赖朱政决断。
这意味着这是朱政施展恩惠的一个绝佳良机。
不仅如此,朱元璋亲自带他前往军营检阅人马的背后,亦另含深意。
他想要通过这次机会观察并筛选,找出到底哪些勇猛将领可以留给朱标和朱政依靠……至于那些不识时务的顽固分子,则务必在自己退隐之前替两个儿子全部铲除!
他有信心做这一切,因为他强大到了足以掌控任何可能出现的大明野心。
当然,在付诸行动前,老朱此刻最想做的事就是——进宫好好吹嘘一番给朱标听。
近几年里,他每次空下来都致力于向朱标灌输一个概念,那就是朱政的优秀:多么聪慧,多么乖巧听话,又是怎样一番孝顺懂事模样……他的种种努力,无一例外都在为此刻铺路,确保将来向朱标揭露朱政真实身份,并确认其皇储地位时,能够尽可能避免争议,让朱标最大程度保持默认态度。
尽管他坚信即使直接强迫朱标答应立朱政也没有问题,但他深知这样做会留下不良影响,绝非长远之计。
朱标心中不禁暗暗叹气,尽量平复心情,配合道:“确实,弟弟十分懂事孝顺。”
见父亲还想继续夸赞朱政,朱标赶忙岔开话题:“父皇,今日唤儿臣来,只是饮酒闲聊?朝廷可是还有不少要事未决。”
朱元璋微微一怔,随即端起酒杯示意朱标陪饮。
父子俩便这样对坐饮酒,空气中却弥漫着一丝微妙的气氛。
凉亭外秋风轻拂,朱标一边应酬着答话,一边默默思忖:看来父皇还是放心不下,总要把我和朱政相较。
这般刻意安排,究竟有何用意?
想到此处,他更加谨慎起来,言谈间格外注意分寸,不敢流露半分真实想法。
一场家常酒宴,倒是让他倍感疲惫。
但为了不让父亲生疑,朱标只能强打精神,陪着这位深谋远虑的帝王演完这出戏码。
朱标立刻转换话题,手朝眼前的酒肴一挥,好奇地问:
“不知父皇今天有何喜事,竟然这般兴致勃勃?”
“也没别的,就是麟儿孝敬了我些美酒。
喝了之后,觉得这是前所未有的佳酿。
所以就想让你也尝尝鲜。”
朱元璋并不在意朱标的打断,摆了摆手笑道,还故意做出一副淡然的模样,数落道:
“这孩子啊,一有点好东西就想到我,也是没办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