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改动封号意在给予敲打,希望他有所收敛。
然而看蓝玉现在的表现,显然完全未领会这份苦心。
此刻,朱元璋心中暗暗叹息。
稍作停顿,他侧首低声向朱政说道:“这人如同一把锋利却难以掌控的快刀。
有着姐夫常遇春的勇猛刚健,风采非凡。
但为人一向少有收敛、自负傲慢!因此你须铭记,像这样的快刀。
虽能带来便利,但却极易反噬自身。
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实非易事啊!”朱政听后表示明白地说道:
“孙儿知晓了。”
与此同时,他对眼前这位在后世亦颇具名气的大明将领不禁多了几分兴趣。
此人的确骁勇善战,军事才能出类拔萃。
行事风格豪迈直爽又重情义,在军中深得威望。
还继承了其姐夫常遇春的军队人脉根基。
由此迅速成长为淮西集团中的骨干将领。
不过蓝玉处事往往过于张扬跋扈。
尤其在晋升为国公之后,更是忘乎所以,惹下了诸多麻烦。
然而在他个人观念里,也许并未将这些视为问题。
毕竟作为太子朱标的忠实拥趸,并屡建大功的他而言,些许傲慢有何不可?
莫非要学那俗谚所说,“夜晚穿锦衣行走”不成?那样活着岂还有何趣味?
难道老朱会仅仅因为这些问题就处置他吗?然而,蓝玉不曾意识到的是。
只要有朱标一日健在,朱元璋愿意宽纵他的忠心赤诚。
只是令人未曾预见的是,朱标竟意外英年早逝,转而选择了朱允炆接班。
如此情况,对于这一众辅佐朱允炆的人马,朱元璋自不会再手下留情。
随即掀起了一场大规模肃清,血迹斑斑,腥风血雨。
不仅是向来行为不堪检点的蓝玉遭到了严惩,
就连冯胜这样一向循规蹈矩之人,也终逃不出被赐死的命运!整整清洗两年之久,知名将领几乎全被牵连致死。
念及于此,朱政不由感慨良多,轻摇头。
就在这一瞬间。
朱政似感觉到了什么异样,抬头望过去。
正好看到蓝玉正眯缝着眼睛紧紧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