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单指模仿行为,那确实,在初高中里扩散得很厉害。”
“方哥才排第三?”
“人家HOT有舞蹈有音乐买张碟就能看,你家小芳有什么?就那几张照片,不如别人海报的13大。”
“照这么看方哥是真牛逼,这都能干个平手,离谱。”
“主要是方氏语录太火,我同学的新口头禅是你先别慌。”
“闭嘴,再叫把你骨灰扬了”
“哈哈哈,我们班里那群弱智天天这么聊天!”
“我11岁的小侄子前天冲他妈喊:我要沐浴着你们的血重新变回狼,大口吃肉,喂你们吃屎!”
“噗!”
“后来呢后来呢?”
“现在还在房梁上吊着呢……”
“哈哈哈哈!”
好家伙,原来这会儿的网友就如此有才了?
撇开超越时代的段子手不提,他们聊的那些事,方星河一点不知道。
纸媒时代最不方便的地方不在于传播,而在于反馈。
真的,想了解视线外的真实情况,实在太难了。
现在虽然有了互联网,有了天涯猫扑,可是过低的普及率使得统计样本不具有权威性,很难及时且正确地掌握全面信息。
所以网友们聊的东西可以信,但不能全盘当真,因为网民主要集中在城市里,覆盖面积太窄。
作为水军头子,方星河对于数据和数据分析特别重视,远胜今人,可惜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了想,他决定注册一个账号,亲自和网友们聊聊。
到了起名的那一步,随手填写:方星河本人。
【对不起,您的名字与已有用户重复,不能注册】
方星河本尊,对不起……
方星河本体,对不起……
方星河是我爹,对不起……
好好好,分量这么重的名字你们都敢乱用,真不怕压不住啊?!
方星河没办法,只好在ID后面补数字,一直试到【方星河本人185】才算成功。
这下子,他算是切实体会到了自己的火热程度。
什么形容都不如这个信息来得真实,能让大家疯狂以自己的名字去注册社交账号,这不就是最大的认可吗?
开开心心回到原帖,继续偷看……继续监督他们聊天。
“同样是新概念代言人,小韩好像差得有点远?”
“你以为呢?陈佳勇一篇作文上北大,韩涵一篇《杯中窥人》天下惊,方星河的粉丝是他俩加起来再乘以十,粉丝这个词儿就是方粉为他生造的,以前哪有。”
“比粉丝太欺负人,方哥单靠那张脸就赢定了。”
“其实最开始我很讨厌他,但最近忽然发现他是真的酷。”
“一样,看了最新采访忽然就崇拜他了。”
“神经病,崇拜一个打架收保护费的小混混?你不如继续崇拜陈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