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桓丘前些年还推荐过杨朝月去演话剧,磨练一下自己的演技。
那话剧的剧本,就源自于这戏剧节挖掘的一些行业内有实力的从业者撰写。
总的来说,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活动。
商业性质的整体上,更多的是墨镇自己对于旅游文化的一种调整。
唯一值得诟病的点,就是所谓的戏剧节的一些表演,入场门票小贵,即便是最亲民的价格,也在150左右,贵一点的譬如从海外请来的戏剧大师攒的节目,门票一张380元。
说白了话剧线下不被大众所熟知接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门票昂贵的问题。
电影工业已经趋近成熟,所以一张电影票,非特效大片的情况下,有时候打折能到十几块钱。
哪怕是《香江行》,他在内地的票价,最贵的城市也没超过100元。
一场话剧的时间长是很长,两个小时起步,多的能演三个小时。
可这又牵涉到国内自己的国粹——戏曲。
纯线下的戏曲演出,大部分观众是不必买票的,这些戏班子是有主顾单独掏钱,一晚上最少七八千,有名气的剧团甚至能干到一万以上。
那也是在台上表演至少三个小时的。
试问在服化道方面,就一般的话剧,也不会比这些在乡村巡演的戏曲剧团好多少,价格还那么贵。
也难怪办了十几届的戏剧节,实际上宣传力度也就那样,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节,还是因为有明星会到现场转一转。
从这一点上,确实是得改一改。
不是说贵了就不行,而是你本意是要推广话剧,设置高门槛才是限制发展的罪魁祸首。
叶桓丘在给何炯的回复中,答应了出席,不过最后的长街聚餐的流程,他不参与……
也就是在戏剧节的这几天结束后,叶桓丘会直接离开,并不留下来吃饭什么的。
何炯收到回复时,自己都没想到叶桓丘居然真的答应要来,至于后边不聚餐的这点都不算条件,只是一个小小的要求而已。
他自然是点头答应下来。
眼下距离戏剧节开办还有十来天的时间,何炯本以为跟叶桓丘约定一个早两三天左右的时间就行。
只是没想到叶桓丘后续提出他自己也要排练一个话剧,时间也不长,两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必须提前到,而且他需要几位擅长演话剧的演员。
除了要排演话剧这件事告知给何炯之外,其他的事情,叶桓丘自己去张罗。
需要话剧演员这件事,叶桓丘直接跟张嵩炆联系,他那里门路多,而且在筛选的时候,张嵩炆还推荐了白克。
自打《西虹市首富》之后,他潜心的在张嵩炆的这边学表演,有了相当大的进步,这一两年里也在演话剧,既然眼下叶桓丘有需要,不如把他招过去。
话剧人选的素质不用担心,能过张嵩炆双眼的,那都是这行里的佼佼者。
叶桓丘来到墨镇后,获得了用于排演话剧的场地,他在这带着白克几人,在这里开启了话剧排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