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番外 > 第262章 经年花信报春时上番外(第1页)

第262章 经年花信报春时上番外(第1页)

元化十二年,上元佳节,京中灯火灿烂,游人如织。

“大公子,您走慢点,我快跟不上了。”

释卷踮着脚在人群里拼命穿梭,生怕一不留神就跟丢了前面的自家公子。

祝经诚手握折扇,款款行走在人群中,脚步接连轻快,眼睛从长安大街两侧的小贩和花灯上一一流连而过。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进京做生意,虽然有几位经验丰富的掌柜陪同,但已经不需要家中长辈带领了,昨日谈完了最后一笔款项,祝经诚特意空出元宵这一天,想领略一番京城的风华。

“释卷,方才我听行人说长安东门下有一个诗会,请了京中国子监的监生品评,据说还有翰林院的庶吉士,我们快些过去,别错过了好诗。”

“我知道了,大公子,唉,您就是爱诗爱文。”

释卷有些为自家公子可惜,祝家虽然是商贾之家,却注重门风与教育,家族子弟到了年纪都要请先生教导。许多人把这视为一种负担,只有祝经诚一心好学,走到哪里手里都要捧一卷书。

如果不是商贾出身无法科举,以大公子的聪慧与好学,肯定能考个功名出来,甚至能去国子监做监生,能进翰林院当庶吉士……

“我们到了!”祝经诚打开折扇,又唰地一下合住,在手心里轻点。

作为长子长孙,他从小被家族寄予厚望,早早学会沉稳内敛,面面周全,只有出来玩时才会露出一些少年心性。

京城是天下才子聚集之地,百姓们的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举办诗会的地方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不少人了。

祝经诚和释卷挤来挤去,终于找到了个能看清台上的人群缺口。

“台上现在是在做什么?”

“刚才翰林学士汪大人亲自出了一道诗题,请胸中有诗情之人挥洒笔墨,限时一炷香时间。刚才时间结束,接下来就是评诗了。”

祝经诚听到自己错过了作诗的时间,有些许失望,不过很快便调整过来,期待京城诗会的佳作。

因为时限太短,加上纸笔不便,交上去的诗作并不多,但每一篇都可圈可点——当着元宵佳节无数人流的面,没有两把刷子,也不敢作诗献丑。

祝经诚一首一首听着,听到其中一首诗风清丽、情感轻而不淡的佳作,忍不住眼前一亮,他被周围的气氛感染,起了结交之心,然而公布结果时,那位排名第三的诗作的主人却没有上台领取彩头。

“大公子,咱们明日还得早起赶路呢,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休息了。”

祝经诚点头,把淡淡的遗憾压在心底,朝人群外走时,口中还下意识念着那首诗作。

“哥儿你听,有人念你刚才的诗呢!”

嘈杂喧闹的环境中,祝经诚耳边突然闪过一道调侃的声音,他愣了一下,猛地转头回身,啪的一声巨响,一束绚烂的火花在他身后绽放。

漫天星火中,他看到一位被侍从们簇拥着的戴着帷帽的年轻哥儿,清风拂开帷帽下的轻纱,火光映亮惊鸿一瞥的容颜。

眉眼清冷的美人从祝经诚身前径直走过,目视前方,没有看到祝经诚,那双如幽静水潭般倒映着满天花火的眸子,却深深刻入了祝经诚的心底。

“……大公子?”

“我想知道他是谁。”

“什么?”释卷看着自家公子一眼便着了魔般的模样,心中戚戚。

刚才那位一看就知道是达官显贵家的贵眷,身份和他们这样的商户天差地别,公子若真的动了情,只会自讨苦吃啊!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