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能穿越那恐怖的台风?
他还记得,三十五年的六月初一,大风卷集着巨大的浪潮,伴随着暴雨如注,潮水夹带着恐怖风威,冲入沿海数海里。
宝山水面高于城丈许,嘉定、崇明、吴淞、川沙和柘林八九团等处,漂没海塘数千丈,淹死十万余人。
如此恐怖的台风海啸,后世龙国人用一颗小小的火箭弹,就轻松穿过?
而且看样子,还如同闲庭信步一般,甚至还搜寻到了关于台风的相关情况,这让他简直是摸不着头脑。
“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为何呢?”
康熙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百思不得其解,这滋味着实难受。
【其实要真说起来,华夏近代的气象研究,相较于国际,起步时间确实晚了不少。】
【朱可桢前辈,建立起了华夏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咱们才有了龙国人自己的天气预报。】
【而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大家都知道,华夏的农业生产,规模极其惊人。】
【所以咱们对天气、对气象的研究需求,变得越来越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工降雨,人工降雪,人工除雾,还有人工防冰雹,这些都是现代气象领域,最基本的操作了。】
【古时候求雨,可能是靠做法,靠着诸葛丞相,去和老天爷说好听的,借东风一用。】
【而现代的科学求雨,而是用火力去和老天爷讲道理。】
【所以说为什么,华夏气象局藏着这么多的好东西,现代全龙国县级行政区,大概是2800多个。】
【所以也就是说,县级气象局接近3000,那么每个局例配备两门高射炮,两套火箭弹发射器。】
【总量差不多一共是7000门高射炮、8000具火箭弹发射器,这不过分吧,很合理吧?】
【所以,最低调的武装力量,就是这么来的。】
三国位面。
诸葛亮倒是一愣,苦笑道:“和老天爷借东风?我哪里有那么大的能耐啊。”
当年他也只是借助神坛假装做法借东风,其实他早已通过预测天象,知道会有东风来临罢了。
借东风,只是为了高逼格,震慑敌人,彰显出自身的逼格而已。
“不过,高射炮怎么和老天爷讲道理呢?”
诸葛亮有些疑惑:“别说凡夫俗子,哪怕是大罗金仙,都不敢和老天爷讲道理吧?”
这视频上只是讲述,并未有相关的画面呈现出来,所以他也有点懵。
“难不成,是要用这么恐怖的炮火之力,打穿天空,让雨水漏下来?”
【这样豪华到离谱的配置,别国的气象局有没有呢?】
【不好意思,纵观全球,还真就只有华夏这独一份儿。】
【为什么?因为最近这几十年,咱们国家在军事装备领域,那可以说是开挂一样的加速发展。】
【航空工业,军工行业,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
【基本上是每一年,都有全新的防御装备研制成功,并且进入到战斗序列中。】
【所以,勤俭持家这个优良传统,就被华夏气象局给发扬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