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多,但都是熟面孔。
他的舅舅,二营长李鹤年,现年37岁,年轻时候参加过北伐战争,任排长,因伤提前回家养伤。
堂哥,三营长沈金生,现年31岁,原本管着家里码头的生意,10年前叛逆,离家出走随李鹤年打仗,一起归乡。
杨守义,一连连长,5年前从北方南下,来沈家讨口饭吃,眉毛处有伤痕,短了半截。
王德厚,保安旅参谋长,坚持君子六艺的私塾先生,书法是法,枪法也是法。
这边正在开会,其他地方可就热闹了。
申城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正在面对《巴黎晚报》的记者采访。
“本次事端,皆因。。。率先挑起。。。。行为恶劣。。。非我所愿。。。”
“我军11师团44联队已于昨日攻克罗店,不日就要还申城与租借一个太平。。。”
只是话到一半,急切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话,进门的军官第一句话就让松井石根变了脸:
“前线急报,支那14师成功渡河与罗店北守军汇合,我阻击部队被击溃,罗店北失守。”
《巴黎晚报》的女记者还没来得及吸收如此劲爆的消息,身后的助手也拿着一份加急印出来的报纸送了过来。
【罗店大捷!沈复兴率部击溃44联队收复罗店北】
申城的街道上
88师的官兵正在紧张的盯着对面的日寇阵地,残破的街道挣与一墙之隔的繁华租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避难的人们经常在这里看着自己的官兵浴血奋战,对抗日寇。
忽的
有一骑自雨中破空而来,自行车叮铃铃的响声回荡在人们不安的心头。
声音由远及近,一份报纸被那人高高举起,似乎是一种仪式。
“大捷!罗店大捷!”
雨中围观的人群也好,驻守的88师官兵也好,似乎都没听清。
那一骑又近了些
“大捷!罗店大捷!”
“沈将军率部收复罗店北,击溃日寇44联队!”
轰——!
在人们不可置信的目光中,那一骑又快速远去,只为将这消息告诉更多的人。
“大捷!罗店大捷!”
一暮年老者挣扎着站起身,眼眶早已泛满泪水,喉咙滚动两下:
“那是王师的露布飞捷!”
大雨中,人们似乎看到了阴霾中的那束光,冲破了乌云,也冲破了雨幕。
哪怕这光再微弱,也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