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
也有时候,人生只是落落落落,根本就没有起。
对于孙云鹤来说,童年在山上道观中的生活是他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光。
祖师爷总说他的山羊胡太稀疏就是因为孙云鹤小时候爱拔他的胡子,每次都是趁他不注意,一抓就是好几根。
师父带他下山采买粮食的时候,村里的大娘也每每会塞给他一个烤地瓜,香的咧。
虽然修行的时候很枯燥,但山上的野果,道观后院的大狸花,还有山腰的几个兔子洞,都是他的欢乐时光。
至于水里的那些小鱼儿,总是在他练习站桩的时候跳出来。
然后?然后就是师傅展示他烤鱼手法的时刻。
大师兄经常对他念叨:“小云鹤呀,快快长大,长大后就轮到你挑水了。”
可当他长到能挑水的时候,大家却都不在了。
下山,曾经是一个对他来说不能提及的词。
独自一人守着道观的时候,那些上山敬香的乡亲越来越少,可每次上来都会问他:
“小道长,你师父什么时候回来啊?”
看着哭泣的他,乡亲们渐渐地也就不再问了。
此刻
孙云鹤带着他的【夜不收】们正兵分两处,他在蕰藻浜的北岸堤坝已经潜伏了几个小时。
趁着夜色,他们躲过了照明弹、躲过了巡逻兵。
天空晦暗无比,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只有河边偶尔泛起的波光,让他们知道自己还在河边。
“情况怎么样?”
孙云鹤看着泅水回来的汉子,轻声问道。
那赤条条的汉子抹了一把脸:“没问题,鬼子兵没有发现那里,四组各四人,20分钟一巡逻,前后500米,我们最多只有5分钟的时间。”
汉子一边穿着身旁人递过来的衣服,脸上表情轻松无比,似乎从南岸泅水两公里没有被发现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孙云鹤点了点头,眼前的男人叫老孟,是旅长今天抓到他这里的。
老孟家住太湖边上,是个渔夫,听说是在去镇上卖鱼的时候被抓了壮丁。
旅长许诺,打完这仗就放他回去。
“还有一处呢?”
老孟穿好衣服,捋了捋湿漉漉的头发:“不清楚,北泗塘河鬼子更多。不过那家伙水性比我好,应该。。。”
正说着,河面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又一个赤条条的汉子躬着身体上了蕰藻浜南岸。
不等孙云鹤发问,汉子抱拳拱手:“鬼子太多,委实难以靠近,到时候我自己去,你们就别跟着了。”
“别急!”汉子又一次止住孙云鹤:“要是到时间我张五郎没回来,就让孟小子去,到时候我肯定已经引开了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