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噬道诸天 > 第21章 刘四娘回煞钟劲秋听风(第2页)

第21章 刘四娘回煞钟劲秋听风(第2页)

“陈班主!”

周副官招呼了一声,“老太爷安顿好了?”

陈班主未进门时,已先带三分笑:“老太爷已经歇下了,班子也养好了精神,这边毕竟没有城里灯火透亮,搭台唱大戏,估计要在野外,干脆早些开场吧。”

周副官想想也是:“与民同乐嘛,确实得找个宽敞的地方。”

陈班主道:“地方我也找好了,镇西那边有条河,河岸前一大片草地,只是搭台子,要请人搭把手。”

周副官笑道:“原来是借人。”

“你们!”

他信手一挥,对吃饱喝足正歇着的兵丁喊道,“全跟着陈班主去搭台子。”

士兵们齐声应下,跟着陈班主出门。

众人也没太在意时间,只觉得好像没过多久,外面就来人通传,戏台已经搭好。

楚天舒等人到镇西一看。

三尺多高的戏台,十来步见方,边缘有一根根大毛竹撑起厚帆布当做棚顶。

棚子前面敞开,供人观赏,后面则有帆布垂下,也使人看不到台后的情况。

很多镇民已经在草地上聚拢,等着看戏,最前排的空座椅没有人去坐,显然是给镇长、周副官他们准备的。

周副官拉着楚天舒坐到前面。

这时候还能看到,有人从不远处的马车上往戏台后面搬运东西,很是郑重其事,尤其最后一件东西。

搬之前,那班主还对着马车连拜三下,然后郑重的端出来,步步如同尺量,走向台后。

原来是一座尺许高的彩瓷神像,其装扮如同戏剧中的武将,面相威严,大马金刀,正坐宝椅。

“是华光神像啊。”

镇长在旁边赞道,“虽然华光大帝又叫五显大帝,被视为戏班的财神爷,唱戏的祖师,但在野地搭台唱戏,还带着神像敬拜,如此守礼,也是少见。”

“真不愧是老太爷养出来的戏班子!”

周副官笑道:“那是,别看这戏班子只有二十多个人,个个都有绝活在身,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全都唱得来。”

他扬声道,“陈班主,今天唱什么?”

那陈班主从幕后探头,应道:“既然是从太阳下山开始唱,就唱目连戏。”

镇长一拍扶手:“目连戏,两头红,好啊。”

目连戏,讲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但跟最初佛陀弟子目连的小故事,已经有很大差异,经过了本土民间的演绎增删。

所谓两头红,就是说唱这个戏的,常从太阳下山时,唱到第二天日出,开场散场都见红日。

楚天舒对唱戏不感兴趣,他现在哪天练功练的少,就觉得身上不尽兴,吃饭时还好,现在天都快黑,还待在这里,真是浪费时间。

可他发现,不只是周副官和镇长,隔座的马掌柜、钟劲秋,及孟连发他们,个个都是兴致勃勃的模样。

再一扭头,人群中明显有酒楼的厨子和伙计。

行吧,那就看看。

目连戏太长,唱一夜也不可能唱完,往往择其中精彩的一段开场,越唱越精彩。

今天开场,先是锣鼓梆子一番响,幕后一个女子登了台,黑衣长袖,小脚碎步,青笔勾眉的鬼面妆,几句念白,就简述前情。

此人就是目连之母“刘四娘”,开演的是一出刘四娘回煞。

说刘四娘发誓奉佛,又背誓开荤杀生食肉,犯了五戒,被打下地狱,今日趁鬼门关大开,随两个鬼差回家探亲。

幕后又是一声锣响,台边曲调幽幽,两个踩着高跷的鬼差,晃晃荡荡登台。

楚天舒看出了一点趣味,那两个鬼差踩高跷,尺许高的木棒在脚底下蹬踏,身体前仰后合,十分惊险,却始终不倒,尽显鬼之飘忽。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