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如此,他面上依旧尊敬高进达,并向他介绍宫门情况。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少陵野老的这首诗,所写的便是建福门下早朝待漏时的盛况。”
舍人骄傲介绍着,同时带着高进达穿过建福门甬道,走入广场中。
那铺设石砖的广场让高进达瞪大了眼睛,不敢想象这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远处的高大宏伟的含元殿更是让高进达心驰神往,不敢想每日在这外廷忙碌是何种心情。
只可惜,欢迎他的场景并非含元殿。
舍人带着他穿过含元殿旁的光范门、昭庆门,来到了规模远不如含元殿的宣政殿面前。
即便如此,宣政殿下的高进达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他跟着舍人一步步走上台阶,最后站在宣政殿前,接受了监门校尉“门籍”后,便安静等待着召见。
“不能直视至尊,入殿后要低头做人,莫要称至尊,要称陛下。”
舍人低声提醒着,而宣政殿内也响起了唱礼声。
“宣……沙州押牙高进达入殿参拜!”
“进去吧,脚步要沉稳,要行大礼。”
在舍人的提醒中,高进达小心翼翼的走入了那高数丈的殿门。
他脱鞋上殿,手持笏板,紧张的几乎忘记了呼吸。
在他的一步步中,身穿各色官员常服的官员被他越过,直到提醒他的咳嗽声响起,他才后知后觉的停在了原地。
他的余光看到了左右两侧的官员,他们正襟危坐,目光都盯着自己手上的笏板。
高进达缓缓跪下稽首,唱声道:“臣高进达稽首,上千万岁寿!”
“平身……”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高进达这才缓缓起身。
“赐座……”
“谢陛下……”
声音再度响起,一名宦官端来月牙椅放在高进达身后,高进达也学过如何就坐,因此便在谢礼后坐下。
那月牙椅并不大,放在两腿中间,刚好够屁股坐下,也不压迫双腿。
“陛下,此乃沙州义旅之首张议潮所写手书,请陛下阅览!”
高进达刚刚坐下,便双手呈上了怀中那封书信。
这封书信,他从沙州保护至今,近两年时间才终于得以带到长安。
在他呈上书信后,书信很快被宦官接过,向上送往高台。
高台之上,大唐皇帝李忱接过书信,将其缓缓打开。
他长相不算英俊,四旬脸上充斥着上位者的威严。
一封不算长的信被他阅览得十分仔细,信件上的暗红色更是让他黯然。
良久之后,他才恍若隔世的感叹道:“昔年河西繁华,至今却成了如此模样。”
“高押牙,你将河西之事尽数道来,好让百官也知晓尔等壮举!”
“臣遵上谕!”
高进达回应过李忱后,便将这些年河西的情况尽数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