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走入偏殿作揖的诸臣,李忱沉声开口:
“瓜沙之事,尔等以为如何?”
他话音落下,诸臣面面相觑,其中一名紫袍大员走出作揖。
“臣以为,瓜沙义旅之事理应散播,好教一些人知道朝廷威严犹在。”
“臣附议……”
仆射白敏中闻言附议,同时继续道:“不如让张议潮任沙州节度使,坐实其身份。”
“臣附议。”另一名官员也附和,同时作揖道:
“凤翔传来消息,尚恐热(论恐热)击败尚婢婢,如今盘踞河陇之地,若是扶持张议潮,倒也能遏制他统一河陇、河西的步伐。”
诸臣纷纷以高进达所言的沙州实力进行封赏,浑然不知此时的张议潮已经收复了五州之地。
李忱闻言颔首,目光看向白敏中:“此事便交给白仆射处置吧。”
“臣遵上谕……”
白敏中缓缓作揖,而站在一旁的六旬官员也适时走出来作揖道:
“陛下,幽州传来消息,卢龙节度使周綝薨于任上,军中表请以押牙兼马步都知兵马使张允伸为留后。”
“周綝死了?”李忱皱眉,语气不免有些不耐烦:“死因查清楚了吗?”
李忱如此不耐烦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卢龙镇作为河朔三镇中位置居北的藩镇,其马军可谓犀利。
不过也正因如此,卢龙镇的军头与魏博、成德的牙兵一样跋扈,每隔几年就会闹着驱逐节度使。
近些年来,除了张仲武在任时间长些,其它节度使都免不了被驱逐的命运。
前任节度使张直方作为在任九年卢龙节度使张仲武的儿子,结果仅仅继任几个月就被驱逐。
这周綝便是卢龙军中军头在驱逐张直方后所推举出来的新任节度使,结果在任也不过一年时间就突然死了,很难不让人怀疑他的死因。
“罢了,便委任这张允伸为留后吧……”
李忱忍下这口气,最后还是摆手同意了卢龙军头推荐的人选。
事情商议落幕,李忱便端茶示意诸臣退下。
诸臣见状唱声退下,而与此同时的高进达也随宣政殿群臣退出了大明宫。
在离开前,他回头看了一眼建福门,心中激动不言而喻。
耗费近两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将瓜沙光复的消息上奏给了长安。
尽管长安对于他来说无比繁华,可现在的他却归心似箭。
若非朝廷对瓜沙义旅的嘉赏还需要时间讨论,他恨不得现在就带着众人返回沙州。
好在大唐并未让他等太久,不过半个多月,对沙州嘉赏的旨意便传到了他的手中。
面对朝廷正式授予张议潮担任沙州刺史兼沙州节度使的圣旨,高进达没有留恋长安,而是在上表礼部后,便带着身边的六名沙州弟兄踏上了回乡之路。
在他踏上回乡之路的同时,一支队伍终于在磨蹭中抵达了山丹城。
“山丹右果毅都尉李仪中,见过刘果毅!”
西北寒风中,身穿甲胄,外套绣衫的一名武将对面前的刘继隆谦卑作揖。
论起年龄,李仪中还痴长刘继隆八岁。
但论起军功,刘继隆完全碾压面前的李仪中。
二十五岁的李仪中虽然在此之前担任别将,但其功劳主要是跟随张议潮解放沙州,收复瓜州和肃州。
功劳看似很大,但实际上都是跟着主力捡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