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淮深得到这封手书的时候,已经是尚铎罗返回山丹的第三天了。
“山丹人口增加了,这倒是件好事。”
“不过那论恐热麾下势力分崩离析,这倒是对我们有些不利。”
张掖内堂中,张淮深皱眉分析起来,而他面前则是一道熟悉的身影。
“确实,之前刘继隆便说过,万一论恐热麾下分崩离析,那因为大旱而饥荒的部落便会大批投靠凉州。”
“如果他们投靠了凉州,那我们想要收复凉州就更困难了。”
索勋抬起头与张淮深对视,而张淮深也颔首表示认可。
呼吸之后,张淮深又看向索勋:“如今你既然担任了张掖的折冲都尉,练兵一事不可松懈。”
“领命!”索勋深吸一口气应下,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担子有多重。
父亲好不容易从那群家伙手中为自己争到这个位置,若是自己不能牢牢占据,那丢的便不止是自己的脸面了。
这般想着的同时,索勋将目光投向了桌案上的一份帛书。
“你既然在这里,那就刚好让山丹的塘骑把这份封赏的帛书送往山丹吧。”
张淮深拿起帛书示意,索勋也毕恭毕敬接下,起身走出内堂。
不多时,他便见到了山丹的塘骑,不过这伙塘骑十余人,却没有一张供索勋熟悉的面孔。
兴许是没有碰到,亦或者那些熟悉的面孔已经在刘继隆的率领下,一个个高升了。
“把帛书送去山丹,万不可丢失。”
“标下领命!”
在索勋的吩咐下,山丹的塘骑们不敢怠慢,简单恢复了马力后,便踏上了返程。
两日后,这份封赏帛书送到了山丹。
得知其内容后,刘继隆便召来了城中旅帅及以上的将领。
随着所有人齐聚一堂,刘继隆才拿起帛书说道:“这是敦煌的封赏帛书。”
只是一句话,便将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刘继隆当着众人的面打开,将其中内容公之于众。
刘继隆不出意外的擢升为山丹折冲都尉,并暂代县令一职。
原本的右果毅都尉李仪中,接替了刘继隆昔日的左果毅都尉之职。
别将酒居延擢升右果毅都尉,校尉陈靖崇擢升别将,旅帅郑处擢升校尉。
除此之外,崔恕被擢升为山丹县丞,他麾下的几名直白也擢升为山丹六司的司吏,算是意外之喜。
在封赏过后,帛书上还留有调派瓜沙官员任山丹主薄、县尉、典吏等官位,同时三名官员还会带三十二名直白前来协助刘继隆治理山丹。
总的来说,敦煌那边,亦或者是张议潮的意思还是让刘继隆执掌山丹军政大权。
为了让他放心干,不仅将他擢升折冲都尉,还直接让他兼任山丹县令。
虽说后续也要安插一些钉子,但仅凭这点人,也无法阻碍刘继隆。
正因如此,刘继隆心底暗自松了一口气。
“哈哈,郑处,你这厮现在才升校尉!”
“要我说,当初你就应该和我们一样,厚着脸皮应下这校尉的官职。”
“对,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