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吐蕃人鞭下任劳任怨的牧奴和百姓,很有可能因为山丹安定的环境而改变,所以按劳分配是必须的。
“以当下的速度,每个月能清理干净多少亩荒地?”
刘继隆背负双手,站在小道边上。
崔恕闻言不慌不乱:“农田那边要留一千五百人播撒肥料,除草。”
“矿上留了二百人,剩下的百姓,除十岁以下孩童外,其余人都参与到了开荒中。”
“衙门定下的规矩是每三十人,十头牲畜为一队,每日开荒一亩。”
“按照眼下的速度,刨除下雨、大雪等日子,一年还是能开辟个五万亩左右。”
待他说完,刘继隆看了一眼远处农田中的作物:“月末应该就能收获第一批麻了,辛苦你了。”
“都是分内之事,何谈辛苦之说。”
崔恕沉静回应,但刘继隆还是安抚道:“待收复了番和,我便以功举荐你做县丞。”
对此,崔恕自然不免感谢,而刘继隆也在寒暄几句后,返回了城内。
在他回到衙门内堂的时候,崔恕已经派人取走了水利图,而曹茂则是坐在台阶上为自己保养兵器和甲胄。
算起来,他跟随自己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
曾经骨瘦如柴的他,如今却被刘继隆养得英姿飒爽,身形强健。
“果毅!”
见刘继隆回来,曹茂立马咧嘴笑着起身,同时双手抓在刘继隆那十八斤的铁枪上,挥舞了两下枪花后才杵在地上。
“呼……真不知道果毅您是怎么使得动这种兵器的。”
曹茂每日清晨都会陪刘继隆练习刀枪棍棒,由于吃得好,油水足,十五岁的他力气已然不小了。
虽算不得孔武有力,却也能和一些瘦弱的成人较量拳脚。
军中的角抵(摔跤),他也没少参加,虽然从没赢过,但对付对付普通人却没什么问题。
“甲胄都保养好了?”
刘继隆轻笑走入院内,从曹茂手中接过长枪,单手轻而易举的舞起了枪花,期间双手交替,那铁枪在他手里轻若鸿毛般。
曹茂羡慕的看着他,在他停下后才上前接过长枪,放回了原本的位置。
“果毅,我什么时候才能跟您去东略?”
“等你成了中男,我便带你上阵。”
刘继隆走回堂内坐下喝水,曹茂紧随其后:“您后天就走吗?”
“嗯,这次估计要去十天半个月,你在衙门好好待着。”
“每天起床记得练功、练功,午后去城外练习马术。”
他如同交代兄弟般交代着曹茂,曹茂也站在他面前,笑呵呵的听着。
只是二人没聊多久,便听见了越来越大的脚步声。
张昶探出一个脑袋,见刘继隆没在忙,他这才走进院子作揖:“果毅,龙首山有塘骑来禀告,说是沙州的高押牙返回,一个时辰后就会抵达山丹。”
“高进达?”刘继隆没想到高进达竟然回来了,而且那么快。
“果毅,要不让人杀只羊?”
张昶试探询问着,刘继隆却摇头道:“鸡、鸭、猪、羊肉都要有,另外杀的猪必须是骟过的。”
“另外,让人把城外的白菇、野菜、菠菜都弄些来!”
“是!”张昶连忙回应,而后转身安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