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txt百度 > 第218章 京城重逢2(第2页)

第218章 京城重逢2(第2页)

差不多到时辰,陆杨再去接孩子。

他们家的家塾早有人在,两只包子回家,要往前厅去,大大小小的师兄、师弟,一串喊过来,趁着谢岩没回家的这半刻钟,家塾里闹哄哄一片,全凑一起玩着闹着。

他们不怕陆杨,见到他,还会叫饿、要饭吃。

陆杨来到京城,有了很多从前没有的喜好与习惯。那些雅致的事情,他在县城、在府城,都没空去做。在京城,没空也要学一学,渐渐有了取舍。唯独做饭这件事,他始终保留,厨艺见长。

他愿意钻研,自小做饭养出的好本事。对食材、调料都了然于心。他也不怕麻烦,愿意迁就孩子们的喜好,他做的吃食总是合口味的。

人多了,就要吃大锅饭。

陆杨最爱给他们做面条吃,一大锅素面煮出来,配不同的浇头,都能吃个肚圆,叫声好。

其二喜欢蒸包子。他前阵子做了灌汤包,把他们香迷糊了。今天都叫着要吃包子。

包子要揉面炒馅,陆杨给他们煮面垫吧垫吧,等今日功课结束,每人带五个包子走。

揉面的事交给帮厨,他先制浇头,再炒制各样馅料。

这一阵,谢岩就在前厅检查功课,给他们答疑解惑。

这个环节,大大小小的学生都爱听。谢岩由浅入深,引经据典的时候讲得绘声绘色,一点都不冷场,再又绕回正题。

他喜欢这样讲。单独背书,是很无聊的事。配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们就听得入迷,难以忘怀。

这耽搁不了多久。书本有读完的时候,大头都有别的先生教,他解惑,就解得细一些。

到下课时,陆杨带小厮抬着蒸笼过来,给他们拿油纸装包子。

有三五个学生会在他们家留宿,就像两只包子会留宿崔家一样。其他的都要回家。

谢岩说他们都是讨债的,“把我夫郎累坏了!”

下课了,就没谁怕他了。

他讲话直,他的学生也直,直肠子怼来怼去,嘴笨者输。谢岩总是赢家,就不会计较。

等学生们散了,谢岩又会发怔。

他这一生,做人办事都受人影响。他从他爹那里学会怎样做人,从他娘那里学会善良温柔,从陆杨这里懂得为人处世,从乌平之那里知道交友之道,从他师父那里学来怎样当官、教书育人。

他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又有许多熟悉的身影。

有的人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存。

他摇摇头,也咬上一只包子。

作为一个严厉的父亲,吃包子是有讲究的。他要先吃大肉包,再吃小糖包。这跟两只包子的名字与长幼有关联,他们尤其注意,会悄悄关注。

谢岩偶然有一次,故意先吃了糖包,把大肉包气哭了。真是甜蜜的烦恼。

今天的教学结束,一家人回后院,吃饭洗漱,歇觉去。

这天,谢岩有了个新外号,陆杨开始叫他顽石了。

谢岩不明所以,想着陆杨最近跟洪楚走得近,就抽空去问乌平之顽石是什么意思。

乌平之稍稍回想,说:“可能是因为朽木。”

谢岩露出牙酸的表情。

他终于懂了,从前乌平之看他跟陆杨恩爱是什么感受了。

乌平之在户部当差,和所有衙门都有关联。拿钱报账都要来户部走一走。

礼部也是花钱的衙门,谢岩会带着单子过来要银子。银子难要,要来又不是给他花的,他每次都是来走个过场,爱给不给。反正着急的事情,自有礼部堂官施压,轮不到他急。

这下好了,乌平之在户部。他别的人都不找了,就爱来找乌平之,开口闭口都是老三句。

“这点银子值个什么?你给我拨一点。”

“你给别人不给我,这是什么道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