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三千六,陆东拿下了那套二进四合院。
然后废了两天功夫也把之前那两套四合院分别谈到了四万和六万。
一趟下来陆东花出去小二十万,买了三套四合院。
而在陈彦和的帮助下,火锅店的位置也敲定了下来。
不同于平安县和白松县,这次的火锅店陆东拿下了一整块核心地段的地皮,包括其上存在多年的一处饭馆。
价格不低,两百平的样子花了小十万。
不过陆东清楚这钱花的很值当,现在可以在原有建筑上先把店开起来。
到时候等时机差不多了再推到重建,下方仍旧是自己的店面。
其余位置就可以进行租售,一年的租金收益都够普通人奋斗大半生。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陆东一直忙活着处理手底下这些产业。
格子林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谷仓堆满了粮食。
产物也是越来越丰富。
獐子养殖场的麝香,梅花鹿养殖场的鹿茸。
野猪养殖场,蜂场,还有野鸡和飞龙的养殖基地。
尤其是林清河的蜂场,那蜜蜂现在足有一百多箱,已经养到了农场那边的荒山上。
大部分生意都已经趋于稳定。
陆东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最容易出岔子的时候。
工资的分配,工作的具体流程,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制度。
尤其是农场、猎场和皮草的利益链条这是重中之重。
好不容易把一切都处理妥当,农场后面的荒山也被承包了下来。
转眼就到了杀年猪的时候。
白雪皑皑,微醺的陆东刚在床上躺下,准备睡个午觉。
杨固急冲冲地赶了过来,把算盘和账本往炕桌上一推,鼻尖还沾着墨渍:“东哥,账目全部核算完了。”
“刨去各项开支,今年总利润六十七万八。按你定的规矩,农场和养殖场留三成周转金,剩下四十七万四千六可分配。”
陆东裹着军大衣坐起身。
他注意到养殖场账本里夹着张红纸,展开竟是张手绘的“飞龙宴”菜单每道菜名旁都歪歪扭扭按着村民手印。
“前天杀年猪,老张家媳妇端来飞龙汤非让记账。”杨固挠头:“我说东哥不收,他们就在我家窗根底下蹲了半宿。”
陆东摩挲着账本上的数字,忽然把算盘整个倒过来:“格子林那,按当初的地契入股比例该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