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寒门首辅周稚宁免费阅读全文 > 7080(第19页)

7080(第19页)

周稚宁摇摇头:“未曾。堂兄甚忙,我也是今日早晨才到京城,还没来得及找时间见面。”

“君子有所言,有所不言。我本不该在你面前多说你堂兄什么,只是你应该还不知道,你堂兄周明承此时已经任了工部里清吏司主事一职,正六品,主管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以及度量衡和铸钱等事宜。”赵淮徽说。

按照道理,周明承是和赵淮徽一届的考生,赵淮徽一举夺魁,周明承位居第二,一时间风光无两。所以在考试结束之后,赵淮徽上任大理寺少卿一职,从四品上,成为开朝以来最年轻的少卿。而周明承身为探花,却只被赐了个正七品的小官,留在翰林苑侍弄文书,似乎大材小用了些。

如今周明承进了工部,虽然几个年头过去只是从七品到六品升了一级,可掌握的权力却重多了。特别是这铸钱的工程,是朝廷公认的油水多。无论放谁进去,都能被喂成一只大老鼠。

自然了,越是利益重的部门就越不好进。周明承必然是有人举荐,才能得到这么个官职。

“你堂兄正是得四皇子举荐,再由陛下亲自拨入工部的。”赵淮徽道。

四皇子和陛下毕竟是亲父子,哪怕是为了户籍的事情陛下要惩处四皇子,但也不会太拂了情分。所以四皇子最后举荐了周明承进工部,陛下虽然看出他在打什么主意,但还是念在父子亲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过了。

只是、只是四皇子居然举荐的是周明承——

周稚宁双眼有些发直。

早在初次踏入科举一途的时候,周稚宁就知道自己和周明承两个是不能做世俗意义上,彼此提携相互扶持的堂兄弟的。他们两个之间隔着周允能对她长姐的算计,也隔着四皇子和太子两个阵营的沟壑。只是他俩虽然明白,都颇有默契的不将之提到明面上来说。

所以在未为官之前,二人还能坐下来彼此称呼一下“堂兄”、“堂弟”。

但如今四皇子举荐周明承,很明显是要委以重用。而她又势必不会与四皇子为伍,甚至要彼此为敌。

也不知道往后二人见面,彼此情谊还在不在。

周稚宁默默叹了一口气。

赵淮徽看向周稚宁,极黑的眸子清晰的倒映出周稚宁的面孔:“我便是知道你为难,所以本来想迟些再将事情告诉你。只是没想到你那么巧,在吏部就遇上了四皇子。”

周稚宁抿了抿唇,开口道:“迟些或者早些都没什么要紧的,早晚不都要知道的?我只是有些感慨罢了。”

“既有感慨,那便是心有触动。”赵淮徽眼眸微动,眉眼俊美非常,“想必你和你堂兄的关系应该极好。”

周稚宁扯着唇角笑一笑,倒是没有开口说话。

赵淮徽见此,便抿一抿唇,将一句“比之你我关系如何?”的话给咽了下去,另起了个话锋说道:“既然四皇子那边已经起了意,那你就不适合在外头居住了。京城里的驿站虽然有专人看管着,但到底是人多眼杂。你的住处我已经为你打理出来了,是我名下的一座宅子,就在朱雀大街那边,和你的伯父们一起居住。”

提到家人们,周稚宁眉眼舒展,笑道:“我离开京城之前把父亲、母亲还有三姐托付给你。特别是我那三姐,天生最是好动,一点儿都闲不住,必然给你添了不少麻烦,我先代他们向你说声对不住。”

赵淮徽轻声哼了一下,道:“周简斋,你要与我说对不住的地方可稍微多了一点。往后日子还长,你且慢慢补着吧。”

周稚宁不由低声浅笑。

此时正巧一阵风吹过来,裹挟着的寒气刹那间叫赵淮徽脸色微白。

周稚宁现在与赵淮徽熟识,已然不是当初生疏的关系了。见状,她主动上前替赵淮徽拉一拉披风,仔细地掖紧了,说:“身子还是这么畏寒,出门也不知道叫个人跟着。”

说到这里,周稚宁左右看一看,才发现一直跟在赵淮徽身边的程普不见了。

“程普人呢?”周稚宁略微疑惑,“他可不是个做事马虎的人。”

赵淮徽闻言,略微垂下眼睑,道:“琅琊赵氏那边来人了,程普被他们叫了去问话。”

琅琊赵氏是个什么情况周稚宁也懂,赵淮徽母亲早逝,父亲娶进门的续弦偏偏又是自己的亲姑姑,而他的弟弟赵麟更是不足十个月就降生。这事无论放在谁头上,都憋屈的很。

所以听说十一二岁时候的赵淮徽格外不给家里人面子,在外宴饮时,动辄争强好胜,言语讥讽之间,定要将继母与庶弟贬低的一无是处。以至于双方的关系降至冰点,甚至往后更是爆发了一件大事,让赵父怒火中烧之时,直接将赵淮徽赶出家门,不许他再回琅琊。

现在琅琊那边派人过来,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周稚宁多嘴,也就多问了一句:“可知来的是谁?”

赵淮徽面色冰冷,眉眼间十分冷寒:“赵麟,来科举应试的,作陪的还有他母亲。”

连声弟弟与母亲都不愿意叫,想必心里正是恨极。

周稚宁闻言,便拍了拍赵淮徽的肩膀以作安慰:“不必为这些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情劳心伤神。她要问就让她问好了,你只管做你自己的。”

赵淮徽点点头。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走出了宫门,门口正停着两辆马车。一辆很显然是赵淮徽自己的,上面挂着赵府特制的灯笼,车夫腰间也挂着赵府的牌子。

另一辆马车虽然看起来也颇为不凡,但所用的灯笼、帘布的纹样,都很显然不是京城当下时兴的款式,很显然是从外来的。

周稚宁眉头一挑,看向身边的赵淮徽时,他却已然已经厌恶地皱起了眉头。

这时,另一辆马车前站着的一名小厮弯着腰,恭恭敬敬地朝赵淮徽跑过来,道:“大公子,主母要见您,还请您车上一叙。”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