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年沉默了。
他原本是一心想离开长安的,可是听了李椒、赵破奴的话后,他又有些动摇了。
——
七月中,大行令郑丘赶到诸闻泽,正式接管了和亲的相关事务。
赵延年这个正使只剩下一个名头,跟着走就行。
在此之前,赵破奴已经离开,李椒倒是一直陪着赵延年,大行令到达之后,他就带着一部分骑兵去颓当城巡视。
再过一个多月,秋防就要开始了。
虽说眼下在和亲,但匈奴人反复无常也是出了名的,趁着秋后马肥,汉军疏于防备,来打劫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李椒刚刚接任雁门,自然要了解一下辖区内的形势。
之前碍于责任范围,他来过诸闻泽,却没去过颓当城。现在有了权力,第一时间就想去颓当城看看,恢复赵延年曾多次说过的秦燧。
不管匈奴人愿不愿意,大汉都会将这一带收入囊中,秦燧必将成为汉燧,再次燃起烽火,守望中原。
临行之前,李椒和赵延年开玩笑说,如果你没有娶金吉丽,我真想请天子将你封在颓当城。
封君嘛,以军功裂土分封,就应该为国守边,留在内地做富家翁有什么意思。
赵延年深以为然。
入塞之后,赵延年就感受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气氛。
不管是来迎接的官员,还是路上遇到的百姓,看匈奴人的眼神都带着几分鄙视,笑容中也多了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气,泰然自若的大声讨论着匈奴公主的仪仗、车马,甚至是相貌。
当然,讨论得最多的,还是匈奴公主入京之后会不会嫁给天子,将来生出儿子,会不会被立为天子。
具体的和亲内容,只有赵延年等少数几个人知晓内情,绝大部分官员都不知道,普通百姓更是一无所知。几十年来,都是汉家公主出塞。如今看到匈奴公主入塞,多少有些新鲜,讨论得多一些也算正常。
赵延年能感受到的,却是那种无意识的心态变化。
短短几年间,匈奴人就失去了威慑力,汉人官员、百姓不知不觉的将匈奴人看成了被征服的蛮夷。
只能说,物质决定意识,民族的尊严就是战场上打出来的。
出乎赵延年的意料,这次回程,他们没有走直道,而是由平城南下,取道马邑,越句注山,进入太原。
这条路要比直道迂回很多,也要舒服很多,沿途经过好几个富庶的城市,尤其是到达晋阳以后,更是人口密集,市井繁华,不仅让匈奴人大开眼界,就连赵延年这样在长安住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有些惊讶。
每到一个县城,郑丘都会停下来,休息几天,又让人带着匈奴使者团游山玩水,到集市上采购,让匈奴人见识一下大汉的富庶。
赵延年觉得他有点太浮夸了,甚至是一厢情愿。
你以为匈奴人会怕你富庶吗?才不是,他们不怕你富,就怕你强。
如果你富而不强,对他们来说,是就是一块肥肉而已。
不过他自认权谋有限,看不懂天子的操作,选择了沉默,由郑丘去发挥。
——
八月底,赵延年终于到达长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仆朋、王君曼抢先一步,赶到鸿门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