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护卫开口,张巡和许远已经听见了门外众多百姓的哭喊,张巡抽出佩剑,声音铿锵有力,“本将愿与睢阳百姓共进退!”
朱元璋忍着泪意,“张睢阳,尽忠报国,立祠以传万世。”
即便是康熙也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动,这样的忠义之臣谁能不敬佩?
【睢阳之战期间,唐朝收复长安;睢阳之战结束不过十日,唐朝收复了洛阳,让叛军无力南下,唐朝也得以延续[1]。接下来说的便是同样在安史之乱被杀的忠义之士:颜杲卿。】
【公元756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颜杲卿向王承业求助未果,只能拼死防守,但因为城内兵少粮少,到了正月八日便已城陷[2],颜杲卿、袁履谦被俘送到安禄山面前。】
【颜杲卿曾经是被安禄山提拔上去的,认为是颜杲卿背叛了他,但颜杲卿却不这么认为,颜家世代为唐臣,怎可跟着一个牧羊的羯族奴隶反叛朝廷?他这样说完,安禄山自然是异常愤怒,命人将颜杲卿绑住肢解肉体、颜杲卿骂他,便让人割了颜杲卿的舌头,其他人也被割去了手脚、残忍分尸。】
【他们死了,安史之乱却还在继续,不知道接下来的话能不能让他们死而瞑目,公元757年,安庆绪与严庄等人串通,于帐内杀死了安禄山;巧合的是,公元761年,史思明也被其子史朝义所杀[3],真是恶有恶报,报应不爽[4]!】
天幕上纷纷出现弹幕,都是骂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让各个朝代的人看了心情好了很多,只不过仍是为张巡和颜杲卿难过。
——来自秦朝的xx:因果循环,死的好!
——来自唐朝的xx:张睢阳、颜常山,你们听见了吗?
。。。。。。
看到那么多的弹幕为两人的死叫好,张巡不禁落泪,连声回应,“听见了。”他一字一句听得十分清晰。
说完忍不住仰天大笑。
同一时刻,颜杲卿擦拭着手中的刀,刀面映出他已然被泪浸湿的面庞,“我亦听见了。”死的好啊!
只可惜不能手刃他们。
此时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所有叛军,军心顿时涣散,他们为天幕的话所动摇,他们是大唐的背叛者,是恶人?
安禄山和史思明顿时大惊,可是他们的话不管用了,所有人丢盔弃甲只顾着逃窜,安禄山和史思明就眼睁睁地看着唐军对着他们冲过来。
“安禄山史思明,拿命来!”
【在安禄山和史思明相继死后,这场战争也似乎到了结尾,公元761年,唐军数次击败叛军,追击史朝义,于公元763年春天,史朝义无路可走自尽而亡,历时七年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了[5]。】
【这场战争,唐朝是胜利者吗?是的,因为最终赢了,是失败者吗?是的,因为安史之乱死了足足3600多万人,那些在唐朝繁盛时期增长的人口似乎一瞬间全部消失,仿佛根本不存在一样。】
【但安史之乱的影响还继续影响着唐朝后期,社会动乱,所有百姓无家可归;安史的旧党在河朔形成藩镇割据;因为战乱劳动力骤然减少,国家不得已增加赋税,底层百姓活的更加艰难;边疆少数民族也伺机而动,趁乱夺走陇右、河西走廊,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和隋朝末年特别相像?真希望还有另外一个李世民可以拯救唐朝,可惜李世民只有一个。】
嬴政听完也不禁升起一股怅然,是啊,李世民那样的天纵奇才只有一个。
即便安禄山和史思明死了,也不能让刘彻高兴,这场战争死伤无数,如此惨烈。
房玄龄低声叫着怔愣住的李世民,“陛下,陛下我们还有天幕。”
是啊,还有天幕,绝望的李世民忽然打起精神,低头看着自己的小天幕,上面出现了几个小红点,点进去一看,果然是那几个不肖子孙的好友申请。
开元年间。
李隆基望眼欲穿,看到自己的好友申请被通过的时候,他落泪了,连忙抓着张九龄的胳膊,“曾祖父同意了,张爱卿,我们有救了!”
张九龄心情也相当激动,有太宗陛下在背后指点,大唐肯定不会再重蹈覆辙。
天宝年间。
天幕的话让李隆基直接昏过去,醒过来的时候整个人虚弱至极,第一句话便是,“朕要禅位。”
他也没有脸面继续当这个皇帝。
朱元璋也不由得想,如果是李世民,或许真的可以拯救大唐。
康熙看着自己的天幕,他已经加了自己皇阿玛他们的好友,或许那个时期的大唐真的可以改变衰败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