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开局给秦始皇讲秦国历史群像 > 第74章 弱国无外交(第2页)

第74章 弱国无外交(第2页)

扶苏也好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而且李世民也太敢了吧,只带一百人就敢和人谈判。

不过想起之前的话,扶苏恍然大悟,毕竟李世民可是屡次从敌军中屡次斩杀敌方将领。

他真的太强了,强的让扶苏敬佩不已,他在心里已经默默地将这位唐太宗和他的父皇排成一列,或许还要加一个汉武帝?

刘彻同样好奇,对了,可以加好友,他直接问不就行了吗?

他戳着自己的小天幕,看见好友申请过去,他满意地点点头。

杨坚恨不得现在就见一见李世民这孩子,只可惜李渊此时远在荥阳,才刚刚派人去,现在不可能进宫的。

武德年间,李元吉终于抓到了李世民的把柄,“李世民,你好大的胆子!”

太子在这,他竟然还敢造反篡位,李元吉表情相当狰狞,“你勾结突厥,意图谋反,该当何罪!”嘴上说的很大声,实际上早已慌乱,如果是李世民当上了皇帝,那自己必死无疑。

谁知道李世民根本不看他,李世民面色平静地跪在地上,“儿臣并无此心。”

他的心中却突然舒畅无比,一直压抑的情绪也一扫而空,他坐上了那个位置,是啊,也只有这样他和他的家人、臣子才不会死。

李建成死死盯着李世民的头顶,顿时骇然,李世民登基了,那他呢?

李渊也从未想到会是李世民登基,毕竟李建成还是太子,他断不可能让李世民登基的,望着说并无此心的次子,李渊头疼不已,为什么就不能让他省心一点?

朱元璋,“只可惜突厥言而无信,渭水之盟再次逼近长安。”

如果他是突厥的首领,就会下定决心攻打长安,还是李世民技高一筹。

【公元625年,李世民晋升为中书令。其实在平定乱世的过程中李建成付出的也不少,但是李世民太出色了,他真的一点都不像李渊的儿子,但偏偏就是,可能是基因突变吧。】

【至此,突然结盟撤兵、叛乱被平定,唐朝暂时安稳下来,李世民从战场上下来入朝堂,大家都知道朝堂是尔虞我诈的地方,李世民威望又高,自然引起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妒忌。】

【二人与张婕妤、尹德妃勾结,陷害李世民,淮安王李神通因为战功获得的土地被张婕妤的父亲看上了,私下去找李渊,谁知道李渊竟然答应了?李神通不愿意给,张婕妤就向李渊告状说李世民仗势欺人,那本来就是人家的好不好,要说仗势欺人还得是你指指点点。】

【不止如此,甚至在杜如晦起马经过尹德妃父亲尹阿鼠的门前,被尹阿鼠命人将杜如晦拉下马殴打,甚至被打断一根手指,尹阿鼠,不愧是鼠辈,就会做这等龌龊的事情!让人最震惊的是,李渊你竟然还听信妃子的谎话,不相信李世民。】

【我就很疑惑,为什么打仗的时候那么相信李世民让他统领军队,为什么不打仗之后就不信了?】

嬴政蹙眉,李渊真是有些不知好歹了,这样的儿子竟然还不珍惜!基因突变他倒是从课程中看过,放在这里倒是形容的很贴切,这李世民真的不像李渊的孩子。

扶苏也目瞪口呆,“怎么会?”他心中很是不解和难受,难受的是李世民竟然被这样对待。

刘彻哼了一声,他自然明白李渊怎么想的,无非是看着天下已定,就想卸磨杀驴罢了,只因功高震主。

不过他才不会这样做,看着霍去病,刘彻异常满意,他的冠军侯将来肯定比李世民做的要好!

杨坚生气,“李渊真是是非不分!”

他气死,但还是有些理智,等李渊进宫之后定要好好罚他。

武德年间,这些事情都已经发生,朝堂一片寂静,李渊面色又青又白,最后干巴巴地开口,“是朕误会你了。”

李世民垂眸,这次却没有搭腔,被打的是他的部下,平时关系极好,出了这样的事情,他怎么能不心疼?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戳穿阴谋,两人也不吭声。

后宫的张婕妤和尹德妃脸色煞白,她们做的事情都被天幕抖了出来,如果日后真的是李世民登基,她们该怎么办?一时间两人都有些后悔不该同李建成和李元吉勾结。

贞观年间,李世民回来之后看下杜如晦,眼眶红了,“是朕之错。”

如果不是因为他当时太犹豫,杜如晦也不会遭人殴打。

杜如晦宽慰他许久,李世民的情绪才渐渐平静,他看向天幕,从不后悔做出造反的事情,如果他不造反,死的就是他们了。

朱元璋,“李渊多疑,自然容不下功高震主的李世民,哪怕李世民是他的儿子。”

朱标点头同意,“是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无非是李渊太过平庸。

康熙也想起前朝后宫的尔虞我诈,一时心累长叹。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