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219 > 第240章 孙策 我不服(第3页)

第240章 孙策 我不服(第3页)

“我很努力地想要明白,但还是做不到。”

“但我想,我还是得努力了解。如果想要当皇帝,而不是当霸主,一定需要理解张盈的行为。”

“公瑾,你说是吧?”

周瑜静静地聆听,没有回答。

他知道,孙策只是想倾吐,并非迷茫。

活动的范围扩大,孙策见到了更多“梦境”中的同僚和友人。

他试图招揽过这些人。

只是一些人已经入了他人麾下,一些人不喜欢孙家霸道的作风,来他麾下之人寥寥无几。

哦,还有的人太年少。

说的就是你,诸葛孔明!

不过长大后的诸葛亮也不愿入江东。孙坚起兵时做了不厚道的事,诸葛亮能与孙坚的儿子为友,却不愿认孙家人为主。

“如果孙家已经是你当家主,我就来了。”稚嫩的诸葛亮虽还想继续等待他心目中的明主,但认可孙策和周瑜这两个友人,所以说话也不客气,半点没有此话在挑拨离间孙坚和孙策父子感情的自觉。

孙策苦笑:“我会努力改变孙家。”

诸葛亮笑道:“嗯!我也会努力读书,真要是没人要我,我就来投奔你!”

孙策与诸葛亮挥手告别。

未来会改变吗?他不知道。

回去的路上,孙策和周瑜提起与诸葛亮的“过往”,点评另一个得到了梦境的诸葛亮会遭遇的事。

“乱世争雄,不是有本事就能为主一方。即使拥有记忆,有的人才华不够,有的人志气不够,有的人勇气不够……这些人中,孔明是最悲哀的。”

“他只是年龄太小。”

孙策的年龄也不大,但他有孙坚为他积攒资源。

且诸葛亮最厉害的是头脑,而不是个人勇力。没有人从小引他入军伍,一介低等官吏之子,没有金钱也没有权力拥有自己的部曲。

他的一切谋划都得靠自己。他却太年幼。

和刘协同年的他,在曹操和袁绍分出胜负那一年,不过十九岁。

如果诸葛亮是自己的父亲或是曹操、刘备那样的年龄,他定会早早谋划入朝为官,在天下大乱前积攒势力,图谋天下。

如此人才,辅佐他人不是天生爱辅佐人,只是很清楚自己的劣势,明白自己当不了那个雄主。

“生不逢时,就是他最大的劣势,也是他不能弥补的劣势。我真替他难过,他的内心一定很煎熬。”

“那张盈怎么就能行?”

“因为张盈那厮认张鲁和张修为义父,夺了这两人的兵和地啊!谁能有他那样无耻?!”

“呃……这个倒是。”

“再说了,我们都不是和他一样,是天上突然掉下来的人,不可能胡诌一个出身,不要自己真正的血亲。”

“这个确实是。”

“再者,他很能打,已经随汉高祖打过一次天下。”

“唉。”

孙策坐在马背上,晃晃悠悠:“公瑾,你也是自知有劣势当不了雄主,才想辅佐一位雄主。”

骄傲的周瑜没有辩解:“是。”

孙策转头,看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兄弟:“得到记忆的你,应该就能补足劣势。你有才华也有父辈积攒的底蕴,要不要试试看你来当雄主,我给你当大将军?”

周瑜失笑:“你和我说有什么用?话又不能传到那个周公瑾耳中。”

孙策大笑:“说不准呢?”

两人笑声洒落一地,灿烂如遍地的朝阳之晖。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