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可颂疑惑:“我看今天没开门?”
“这两个星期都没开门。”谢父往锅里下葱姜,“等下四点钟,有代理商过来拉一批半成品走,你妈在后厨打包呢。”
谢可颂父母年近六十,早就不过那种三四点起床的辛苦日子,处于半退休状态。如今,偶尔亲自动手做几回,也是出于情怀,照顾一些老顾客的嘴巴。
面包房这两年开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少有开机器大批量供应的时候。
“怎么想起来做生意了?”谢可颂禁不住问。
“老朋友开口,我们就帮帮忙。”谢父解释,“这两年大环境不好,倒了很多小厂嘛,他们家接到单子忙不过来,就来找我们……”
谢可颂对供应流程相当熟悉,直接问:“产能低到什么地步,才会找到我们这种小店委托生产?”
“我们也不晓得呀。”谢父提刀切笋,说话时混着“笃笃”砧板声,“不过上周听说,上游的上游好像急着要一批手工制可颂送什么领导,价格还要划算,这样找厂确实不合适……”
父子俩聊到这里,房门那里传来响动。
谢母进门,看见鞋柜边熟悉又陌生的鞋,马上叫起来:“哎,我儿子回来啦?”
谢可颂现身,走到谢母跟前,没来得及开口,被谢母捧住脸,挤得他嘴唇都嘟起来,跟小猪似的。
“怎么瘦成这幅样子,面孔都凹下去了。”谢母啧啧,“晚上多吃一点,你爸爸今天早上起来买了一千多块钱的菜……”
一道声音从厨房内响起:“你不要成天瞎讲八讲,也就六百多块好伐。”
谢父恼羞成怒,谢可颂和谢母会心而笑。
口袋里的手机好像震了好几下,谢可颂顾不上管,被妈东扯西带,叫张嘴就张嘴,先后吃了两条冬虫夏草、一碗莲子银耳羹、一盅燕窝,才坐定到沙发上看《甄嬛传》。
两集结束,谢父终于端着菜走出厨房。
“要死快,吃这么多。”谢父瞅着饭桌上的空碗骂,“这晚饭还吃得下啊?”
“噢哟,有什么吃不下的。”谢母去厨房拿了碗筷,拍到台面上,“小家伙这么瘦,多吃点怎么了?”
谢父撇撇嘴,不响了。
八九十平的房子,餐厅摆着一张仅供三人使用的小方桌,上面铺着老式的透明玻璃垫,微微泛黄。
菜香四溢,两双筷子起起落落,给谢可颂夹菜。
碗里菜肴堆成一座小山,鳝丝百叶包红烧肉糖醋排骨维持着绝妙的平衡。谢可颂一时不知该如何下口,遂放下筷子,按亮桌面上的手机看了一眼。
消息不多,徐稚给他发了几条迪士尼攻略,下面,家庭群亮起一个红点。
谢可颂点进去,妈一个多小时前发了一条消息,拍了代理商签收的货物回执单,当做存档。
怎么就这几条,明明刚刚手机一直在震。谢可颂觉得奇怪,想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这是私人手机,接着从口袋里摸出工作手机。
置顶的群消息一下午又变成99+,谢可颂挑重要的浏览,看着看着整个人又陷进工作里。
“吃饭还看手机,再不吃菜都冷掉了。”谢父提醒。
“嗯,不看了。”谢可颂往嘴里放一块红烧肉,真心夸赞,“好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谢母问,“刚刚又在看工作消息?”
谢可颂:“对,最近事情有点多。”
“工作太辛苦就不要做了。”谢母心疼道,“爸爸妈妈最希望你找个清闲的工作,有时间陪我们旅游。钱少一点也无所谓,我们家虽然算不上富,供你吃吃用用还是绰绰有余的……”
说到这里,谢父开口:“钱够不够花?吃完饭我再给你转一点。”
谢可颂连声,“不用,不用,够花。”
谢可颂的工作强度,在父母眼里,简直就是没苦硬吃。但是谢可颂坚持,他们也没办法。
谢可颂生来就拥有西西弗斯式的性格,永远注视着最高处,日复一日,推着巨石朝着太阳和山巅前进。如果让他躺平,他甚至不知该如何生活。
“你从小到大就是这样,不开心了就自己闷着,受委屈也不跟别人讲。”谢母唏嘘,“也怪我们,小时候忙着开店,没跟你好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