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明朝周遇吉后人 > 第359章 隐蔽渡江(第1页)

第359章 隐蔽渡江(第1页)

都尉回答:“一般每天巡逻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每次巡逻出动走舸十余艘,两班交错进行。

但凡发现有渔船或其他船只在江面出现,他们先是驱赶;若对方不听从,便会直接扣押,管控十分严格。”

岳镇邦微微皱眉,又问:“这岳州城由谁驻守?”

都尉回道:“岳州城守将是何腾蛟的长子何文瑞以及大将万大鹏。

何文瑞性格沉稳,行事谨小慎微,颇像他的父亲;万大鹏则有勇有谋,据说两人配合十分默契。”

岳镇邦望着远处缓缓驶来的十来艘船,手指向江中间的船只,问道:“那些船,是否就是敌军的巡逻船?”

都尉郑重点了点头,神色笃定:“正是如此。这些船上去之后,过会儿还会有从上游巡逻下来的船只。

如此交错往复,只要江上有其它船只通行,基本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岳镇邦微微颔首,眉头轻皱,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抬手搭在额头上,目光紧紧盯着那十几艘逆水而行的船只,江面上波涛起伏,船只在浪尖上颠簸,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沉默良久,岳镇邦缓缓转头,看向身旁的都尉,神色凝重地问道:“那晚上可有巡逻的船?”

“没有!”都尉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连忙解释道,“晚上江面漆黑一片,根本辨不清航向,行船极易发生意外,尤其是大船,实在无法夜间航行。”

岳镇邦眼中陡然一亮,追问道:“那傍晚什么时候停船上岸呢?”

“这……第一班船停船回水营的时间大约是下午申时四刻左右,凌晨卯时四刻左右出营。

后一班巡逻船回营时间在酉时三刻左右,那时天早已黑透,凌晨辰时三刻左右出营。”都尉条理清晰地回答道。

岳镇邦不禁惊讶地多看了都尉几眼,心中暗自惊叹对方做事竟如此认真仔细,连这些细节都掌握得这般精准。

“先回吧!”岳镇邦看了看天色,转身翻身上马,带着众人回了营地。

夜已深沉,万籁俱寂,唯有岳镇邦的中军营帐内灯火通明。

他与军内军参署的几名随从围趴在一个用泥巴制成的沙盘前,眼睛瞪得滚圆,仔细端详着,手中的炭笔不停地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

这种沙盘是周云提出想法,由军器局制作给军参署使用的。

此次出征,军参署有随员陪同各军,便让军器局按照各军负责的区域做了一些小型的随军携带。

沙盘中,山川河流、城镇关隘都被细致地模拟出来,在昏黄的灯光下,仿佛将整个战场都浓缩其中。

次日,鸡鸣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岳镇邦揉着红肿的双眼,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营中走出。

亲卫赶忙上前,关切地问道:“将军,可要休息片刻?”

岳镇邦摇了摇头,径直走向一旁的水盆,用冷水洗了把脸,瞬间,刺骨的寒意让他精神一振。

随后,他立刻安排人去叫来麾下将领前来议事。

等到众将陆续赶来,天色已微微发亮。

岳镇邦神色冷峻,毫不犹豫地直接下达军令:“兵分三路,各自收集船只渡江。

第一路由长江上游处的螺山处渡江到陆城城;

第二路由长江下游处的观音洲渡江到城陵矶;

第三路直接在现在所处的白螺矶渡江到对岸的道仁矶。

要求第一路和第二路都在天亮时分快速渡过,第三路则在中午时分快速渡过。

三次渡江都必须在半个时辰内渡完,未过的军队则在傍晚时分或第二日再过。”

岳镇邦此举,正是要巧妙利用对方水师巡逻的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将军队送过江去。

虽然南柱军也有水师,但大多部署在李国英的第二军中,此地水师船只并不多。

岳镇邦亲自率领第三路的第一批兵马,在中午时分顺利渡江到达对岸,此次过来的兵士仅有千余人。

他迅速安排近半人继续接应后续过来的兵士,自己则带着几百人,悄无声息地向道仁矶的镇子上摸去。

按理说,岳镇邦身为一军统帅,大可不必身先士卒。

但他却不这么想,在他心中,此次只有自己优先摸清情况,才能迅速做出合理的部署。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