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与建奴的大战,岂是短时间仓促就能完成的?
且不说举我大夏倾国之力筹备所需的时间,单论所需消耗的物资,就不是现在的储备能够支撑的。
更何况,我夏军整编后战力到底如何,尚未经过实战检验。
综合以上诸多原因,臣觉得与清廷的决战时机尚未成熟。”
他说话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吐得格外清楚,额头上隐隐沁出一层薄汗,显然对此次建言极为重视。
李岩微微皱眉,目光如炬,看向陈金斗,开口问道:“那陈左副院使的意见是?”
陈金斗迅速转向李岩,再次抱拳,朗声道:“先南后西再定北。”
孙明远听闻此言,眉头紧锁,缓缓低下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军机副使田见秀见状,上前一步,踏出列位,身姿挺拔,高声奏道:“启奏夏王,陈左副院使所言有礼,臣附议。
南明小朝廷虽说暂时对我大夏构不成什么实质性威胁,但其地理位置对我大夏至关重要。
倘若能打下南方,便能让我大夏再无后顾之忧,还能拿下福建和浙江的造船厂,从而为将来利用海上水师北上攻击建奴在辽东的盛京奠定坚实基础。”
他说得慷慨激昂,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周云原本微眯着的眼睛突然一亮,仿若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他饶有兴致地看向下方的田见秀,心中不禁有些惊讶,暗自忖度:没想到田见秀竟有这般深远的见识!
此时,侯恂稳步站出,神色肃穆,拱手奏道:“启奏夏王,臣附议孙副使所言,先北后南之策。
南明朝廷内部腐朽不堪,争权夺利之风盛行,外部又软弱无能,军权分散,实在对我大夏毫无威胁,灭与不灭,影响都不大。
反观建奴,却是不断厉兵秣马,积极筹备,还出兵征服蒙古,调集蒙古八旗和从辽东调兵入关,其实力正一天天恢复壮大。
倘若他们彻底剿灭姜镶等晋陕之地的义军后,必定会举倾国之力来攻击我们。
到那时,我们将付出比现在更多的人力物力,去阻挡从容而来的清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的攻击。
而且我们还只能被动应对,如此便会失去战略主动权,胜负实在难料啊!”
他言辞恳切,眉头深锁,满脸忧色,似乎已经预见了未来艰难的战局。
周云静静地听完,目光平静地看了侯恂一眼,并未说话,只是心中暗自思量:侯恂这番话,到底有多少是出于真心为大夏谋划,又有多少是为了保住南明朝廷的心思呢?
军机副使黄得功紧接着出列,身形矫健,声音洪亮:“启奏夏王,臣附议先北后南之方向。”
说完,他利落地一拱手,便大步回到了班列。
周云目光深邃,意味深长地看了黄得功一眼,心中暗自揣摩着他的心思。
(第三卷完,第四卷:争霸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