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村里的人虽然不敢明目张胆挖季白杨的墙角,但季白杨总拦不住人家方知青结婚吧。
方明霆到大杨村之后表现的一直还可以,他虽然也不想干农活,但分到他手里的活计总是能好好做完,加上方明霆明显就属于那种手头宽裕的人,来了大杨村几天就去了好几趟供销社了,和那些只能挤在在知青所的知青,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有些人瞧不上知青,但也有人想攀上一个城里的亲家。
只要男方正干,家里心疼下乡的儿子时不时补贴点,农村媳妇上面又没有婆婆管着,到时候小两口一起努力,还怕不能将自己过的和和美美?
幸亏方明霆不知道这些,不然天天被人惦记着拉去做上门女婿,也挺糟心的。
而且方明霆也一直没考虑过结婚这件事,首先就是他妈带给他的阴影让他对女人有些敬而远之,其次方明霆对自己的性向也不是很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不想成为别人的丈夫,也没有当爹的打算,不然上辈子他早就结婚了。
不过方明霆也不用忧虑这件事,因为在他发觉前,他就被村里的大娘大妈们踢出了女婿名单。
原因自然是没想到方知青年纪轻轻竟然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儿。
没错,在村子的人眼中,主要是四肢健全的男人不拿全工分,都是好吃懒做那一档的。
毕竟工分可是和年终分红直接挂钩的,身为一家之主的男人不拿全工分,一家子吃什么喝什么?
就连季白杨在村子里名声那么差的人,也是拿全工分的。
虽然这对方明霆的经济上并没有造成困扰,还是该吃吃该喝喝,偶然甚至一个人去国营饭店里打打牙祭,但这终究不是过日子的人。
不要说村里人都短视,人家也是考虑的很长远的,尤其是保媒拉线这种事情,一点点没考虑清楚,那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当然那种赚黑心钱的不算。
这年代,知青下乡可不是一两年的事情。
第一批的知青估计也没想到自己当初一腔热血,最后就是在乡下窝了十来年。
就算方知青家里心疼他,能时不时给他寄点东西和钱贴补,但这份补贴和愧疚能维持多久,不可能一直指望着别人手心里漏出来的东西过日子吧。
村里人在对方明霆换工作的事情嘀嘀咕咕的时候,季白杨也有点看不下去了。
方明霆就住在他家,村子里的人不知道,只是见过方明霆去过几次供销社和国营饭店就觉得他手头宽裕,季白杨可是实打实吃过几次方明霆从国营饭店打包带回来的肘子的。
季白杨算了下方明霆来了他们村一个月,花了多少钱。
真的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季白杨只是大致估了一下,发现方明霆这一个月就差不多花了五十块钱了。
这是什么概念?
五十块钱,都够他奶喝上小半年的药了。
方明霆自己潇洒不算,对季白杨和他奶奶也大方,自己每次去下馆子,每次必然给季白杨和他奶奶打包回个肘子,而且自从他换了工作后,去国营饭店去的更勤了。主要是劳动时间短了就更闲了,所以一周去个两三回都正常。
方明霆自己还不觉得有什么,季白杨先受不了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的话看情况,如果没事我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