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兵部尚书李大人受圣上召见,讨论平北狄鞑虏要略!”
“朔州北部鞑首折兰王日渐张狂,聚集万众之部,有南下寇边之意。”
“本官领陛下钦赐平虏铁券,上任河东道兵马督师,节制河东诸军事。”
“诸位皆为河东各府兵马都尉,国难当头,身负重任,令行禁止,听命行事,不得畏惧退阵,不得擅自主张,不得。。。”
“违令者,斩!”
范南当即说了一通开场白,大帐内一众将领官员为之一凛,异口同声道:
“吾等皆听从督师号令。”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保境安民,责无旁贷!”
范南见众人气势如虹,甚是满意,“本督与诸位共勉,为陛下分忧。”
“督师亲临前线,三军用命,此战必胜!”
范南下首一名胸前绣着仙鹤的红袍文官接上话头,朗声道。
接话这人,便是河东道节度使裴伦。
大胤朝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九寺,地方又为道、州(府)、县三级。
道一级主要官员有宣抚使,负责政务;转运使,负责财政;节度使,负责军政。
另外又设监察使,监督以上政、财、军三个系统运作。
这四个使为从三品官员,与兵部侍郎同一品级。
但范南事中央外派的临时军事指挥官,河东道的官员名义上要受其调遣安排。
而原来总负责河东道军事的节度使裴伦,自然要让位,成为范南的副手。
“将士在前方作战,全赖后方粮草辎重充足,此战有劳裴大人了!”
范南对着裴伦拱手一礼。
裴伦微微一笑,回应到:“本官定会竭力而为。”
按说这次北狄折兰王举部南下,负责指挥河东道的兵马迎敌的人应该是他裴伦才对。
可现在朝廷居然派一个兵部侍郎下来督师,难道是对他这个河东道节度使的不信任?
范南拿着圣旨来到晋阳,与一众官员见了面。
裴伦见状,便以范南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为由,请范南在晋阳主持大局,前线作战的事情就交给他。
然而,范南一来就亮出督师的身份,要求接管河东道兵马大权,并让河东二十三个折冲府的兵马都尉全听命于他。
裴伦一开始还打算架空范南,暗示各折冲府的都尉都不听调遣。
范南当即下了第一道命令,便将指挥行辕放到朔州。
同时下令各折冲府必须率本部兵马限时赶到集结,违期者斩折冲校尉,果毅校尉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