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神情和语气,很微妙地与那一日北阙门的扶苏公子重叠,一样的温和,一样的从容。
李斯心念急转,张口结舌。
九月下旬的天气,他硬生生躁出一身汗来。
送命题,又来了。
他心里百转千回,背后冷汗涔涔,说出口的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字字斟酌,三思而后言。
“公子容禀,臣其实支持陛下的一切决定。无论是科举、府兵制,还是改革律法,臣都赞成,绝无异议。”
众人惊愕地看着他,像在看一个临场反水的叛徒。
但只有李斯自己知道,他从一开始就不想掺合!
他不仅自己不想掺和,他还得让公子和陛下相信,这事跟他没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李斯抗住了巨大的压力,坚定道:“此事与臣无关,臣一心只支持陛下,陛下说什么,臣就做什么。还请公子明鉴。”
“李斯!你这个叛徒!你在说什么?你怎么能……”廷尉破口大骂。
“好!说得好!丞相不愧是丞相,果真聪明!这个丞相之位舍你其谁?”忽然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后方传来,众臣惊慌失色,仓皇回头。
只见一个修长挺拔的身影利落地跨进宫门,穿过银杏树叶间洒下的斑驳阳光,从从容容,褐裘而来。
那双笑吟吟的眼睛扫过群臣,灼灼生辉,不可逼视。
“陛下!”李斯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臣……臣等叩见陛下……”众臣紧急行礼。
蒙毅和子婴肃然地跟在来者后面,默不作声。
“你们刚刚说到哪儿了?清君侧是吧,清谁?清魏征啊?还不快叫魏征过来听听,这么多人都想杀他呢。”李世民往李斯面前一坐,随口道,“这少府新造的椅子不错,章邯有功了。——你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在聊什么?接着说,我听着呢。”
全场鸦雀无声,汗流浃背。
李斯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其他人的心全都提了起来。
虽然这位陛下不像始皇那样气势凛然,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他常常带着笑意,好像愿意付出很多时间和耐心,来听臣子讲话。
但是,不知怎么,这轻描淡写的两句话丢出去,硬是没有人敢当这个出头鸟。
【帅呆了陛下!】
【日夜兼程拼命往咸阳赶的时候,可不是这么潇洒的】
【战场上搏命差点被项羽一波带走的时候,也不是这么潇洒的】
【马上魏征来了,等没人的时候挨骂,可就不潇洒了】
【你们非得戳陛下痛点是吗?】
【李斯笑死我了,临阵反水,堪比意大利】
【我感觉他压根不想参与,他是知道一些内情的】
【我还记得他看见二凤和扶苏笔迹时的表情呢,头脑风暴,努力绷住,假装无事发生】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回回叛乱都有李斯,他自己不反思一下吗?】
【反思什么,因为他是丞相,搞事情怎么能不搞他?】
【李斯也不容易啊,儿子死了都还不知道,在法家这么大的压力下,硬是顶住了】
【上次就算了,这次他要是还顶不住,他不死谁死?】
廷尉很耿直地把法家的诉求重申了一遍,言辞恳切,仿佛自己一心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