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的,引起了轩然大波。
“京市建设院林宜兰究竟是对自己实力有自信?还是过于狂妄?”
“追求特立独行的年轻人,是否应保持谦虚的品德?”
“起底林宜兰的20年人生。”
小常把报纸拍到面前的桌上。
“我看他们就是嫉妒你,林师!”
林宜兰放下手里的铅笔,“小常,明天我们就要和工商联的人开会了,你确定还要花时间在这些报纸上?”
“啊——”小常仰天大叫,倒在了身后的椅子上,“你和王工简直就是两个魔鬼,接连看了四个小时的图纸了,你们不累吗?”
他偏过头,把脸贴在桌上望着身边的同事,“我们要反抗,要抗议!这两个人简直就是当代周扒皮。”
“。。。。。。”
让小常失望的是,旁边的同事没有一个人理他。
好在林宜兰没有让他尴尬地继续唱独角戏,“小常,你快点检查一遍图纸,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们就可以去吃饭了。”
小常把脑袋磕在了桌上,“我知道了,我这就看。”
这边,林宜兰忙完后,就放下了手里的铅笔。她双手向上伸,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明天和工商联那边确定下来图纸后,就可以准备施工了。”
“王工,施工这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她拿出了自己的记事本。
王黎明回想前几天和王院长的电话,“王院长的意思是建议我们和沪市的建筑公司合作。”
望着他像是话没有说完,林宜兰转了下手里的笔,“王工,咱们都认识多久了,还有什么需要顾忌的,有话直接说。”
王黎明沉默了片刻,说出了他的想法,“林师,我个人是推荐找华建集团。虽然他们改制的时间比较短,今年才正式组建,但考虑到我们这个项目的施工难度,我觉得找他们比较靠谱。”
刚听华建林宜兰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听到后面的介绍,她立刻就知道是什么公司了。
“王工,你说的是建工局对吧?”
见他点头,她继续思考,“找建工局的确靠谱一些,而且你和我都有认识的人。”
话锋一转,她又琢磨起王院长的意思,“王院长的想法,我也理解。这样我先考虑一下,晚点我想办法打听一下沪市建筑公司的往日的业务水平,明天再和工商联的人商量确定。”
她拿铅笔敲着本子上的行程,不能着急。
日出日落,又是一天。
四月也差不多到了中下旬,一年的的三分之一就这么过去了。
林宜兰睁开眼,就在想工商联的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他们的设计用了很多放在现在算是大胆的设计手法,这些对施工来说都是考验。
就像清水混泥土这个东西一样,它看起来似乎难的只有配方,总有些人觉得把配方研究出来,他们也可以创造出像大师一样的建筑。
殊不知,这项工艺另一个难点就在于施工。
工人没有精湛的技术,设计得再好看,即便是请了享誉国际的大师来设计,落到实处时也会非常难看。
林宜兰担心的就是这一点,所以她并没有在建筑外皮玩什么花样。
但内部的结构,工人技术不到位也不行。
越想越觉得还是前身是工程兵的建工局比较靠谱。
沪市后世根本就没有什么著名的建筑公司,她唯一比较了解的华建,还是在90年代从鲁省搬迁过去的。
她用力地吸了口气,双手一撑,从床上坐了起来。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