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一起来的,路上来不及细细商量,陆杨想着这些年的老交情,仗着他跟谢岩面嫩,把话说得坦诚一些,对着乌老爷,就当是小辈撒娇了。
乌老爷问起这批布怎么生钱,预计换几成的利润,谢岩默默躲到了陆杨身后。他已经把乌家的门敲开了,后面就看陆杨的了。
陆杨有主意,他说:“赶在年节,扯布做衣裳的人多,布料不愁卖。但要说短期挣大钱,还得想个好法子。我琢磨着,要请两口子去当托儿,在闹市、集市上演一出,开场就哭嚎‘这日子没法过了”,吸引人聚过来看热闹。就说那汉子是个不懂事的,别人欠他们银子,拿一堆布料抵债,布料是能吃还是能喝?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他非不拿去退掉,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陆杨在市井长大,知道百姓爱看热闹,连哪种热闹最吸引人,他都知道。人在乌家,他没说得太低俗,编了个中规中矩的故事。这过后,就趁着聚起了人,直接叫卖,喊着亏本卖。他们算算货有多少,再看成本,做个预算,来定价钱。
要说火爆的,更加吸睛的,陆杨能把故事的两口子换个身份。比如说负心汉留情债,许诺一堆,最后只剩一批布料,人也没了,钱也没了。演个全套,一开场就是“你敢走我就去死”,让负心汉抓紧走,再让美人哭一哭,然后再来个托儿,开口问价,把生意起个头。
“这样做买卖,对布料的价钱一定要熟记于心,卖的时候不能说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只能手忙脚乱的开价,尤其是要报几个高价,再回头来说低价,让人觉着占了便宜,要争着买抢着买,过了今天,再没这种好价了,过了这一刻,也不会有这种低价了。但心里不能乱。”
所以陆杨打算亲自去演。
这是挣快钱的法子,拿一批货,清一批货。以后再来,效果会差一点。
但对于现在的三水县来说,哪怕以乌老爷走南闯北的眼界来说,陆杨这种叫卖法子,也是相当新鲜的。
乌家父子听着眸中异彩连连。天色晚了,今天也拿不了货,他们约好明天再来。
谢岩的眸光都有了神采,连日压抑憋闷的心情都晴朗了。
回家路上,谢岩说:“净之,你真是我的主心骨。”
事情在陆杨手里,各处都有条理,今天出门一趟,跑了三处地方,从天明到天黑,谢岩也有了干劲。他知道往哪里使力了。
但对陆杨来说,这才只是个开始。他们有一场硬仗要打。
晚上回家,他们去屋里见了爹娘。
谢夫子昏昏沉沉的,不知时辰,这件事瞒过去了。
出了屋,赵佩兰找他们问询,也答应瞒一瞒,她看看陆杨,眼睛含泪,抓着他的手,只会说“好孩子”。
天冷,热水用得多。
烧水时,陆杨跟谢岩挤在灶屋里,又说了些近日安排。
年前要送年礼,过不久又要拜年,这事有两个难处,合起来称作亲朋。
陆杨一样样跟谢岩说着,出门在外,所有人都不能交心托底,哪怕他们今天在乌家讨要布料的时候,也只说想尝试一下,想历练一番,没说家中年景不好。对待别人,更不能说。
“你一定不能露怯,不能显得焦急不安、心里没底。”
陆杨说完态度,再教他怎么处理。谢夫子久没出门,亲朋都已探病过,见面肯定会问起,问就是没大事,再深问也是没大事。还要抢占先机,反问家事。从家常、人事、学业、钱粮入手,掌控话题主动权。
走礼和拜年,都不会久留,这点话题够用了。戳着心窝子,人家能立马送客,更是足够。
更难缠的是亲戚。年底了,一年一度的借钱的日子来了。
陆杨跟谢岩并坐在灶膛后,烤火取暖,互相挨着。他侧目看谢岩,谢岩也在认真看着他。
陆杨顿了顿,没伸手碰他,只是笑了笑。
“接下来你听好,爹身子不好,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明天开始,我会去筹银子,娘在家照顾爹,这些来来往往的人,就要你应付了。”
谢岩不喜欢跟人打交道,这一刻毫不犹豫应下来。
陆杨再教他怎么跟借钱的亲族打交道。先不急着拒绝,先问为什么借,借多少。跟他们攀谈,拖一拖时辰,熬一熬耐心。
这些亲族一直有来往,不好太过绝情,现在也没断亲。真有难处,他们想法子帮一把。没有难处,就转入第二步。
第二步,先还再借。能上门借钱的,都是往年开口过的。他们亲族就这点,一家开口,别家跟风。到这一步,就要先发制人,反客为主。说说家里用钱的地方,医药费高、读书要银子、铺面要进货……
族中子弟和谢岩一般大,也该说亲了。年底来借钱,左不过是这个理由。谢岩也能说他要攒聘礼娶亲。说他们的话,让他们无话可说。
再做纠缠,就要讲几句套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