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by羽春免费阅读 > 第226章 哥组if线3(第2页)

第226章 哥组if线3(第2页)

晚上没有帮工,他吃完就想去洗碗收拾灶屋,但谢夫子叫他和谢岩一起去书房。

陆杨看赵佩兰已经在收拾饭桌了,眼睛来回看,拿不定主意。等赵佩兰摆摆手,他才赶忙追着谢岩,往书房去。

家里的书房是个小耳房改的,里头不算雅致,很简陋。墙壁斑驳,桌椅倒是齐整,书也多。

谢岩有小桌子,进屋就到桌边,但今天没有急着看书,只是好奇地望着陆杨。

他觉着在他家里的陆杨,没有卖豆腐脑时活泼热情,声音都小小的。可能是病还没好的缘故。

陆杨很机灵,进屋看看,就知道帮人倒茶、研墨。

他会研墨,陈家兄弟读书以后,会使唤他研墨。别家书童要做什么,他不知道。但陈家兄弟使唤他当过书童,该干的事情,他应当都会做的。

谢夫子问他:“你知道当书童的月钱是多少吗?”

陆杨摇头,他不知道。

谢夫子再问他:“请人浆洗做饭的月钱是多少,你知道吗?”

这个陆杨知道。浆洗一般是按照衣裳的数量、薄厚来分。做饭也是,会根据数量来算,也会计算硬菜的种类和数量。

他一样样说着区间。又回答了菜钱、米钱、油盐酱醋的价钱,还有柴火和租间屋子的价格。

谢夫子问他:“我们家今晚的饭菜需要几个铜板?”

陆杨愈发紧张,他说:“肉菜都没用完,七七八八的零碎加起来,应该要三十二文钱、三十五文钱的样子……”

匀算到个人,一个人八文钱左右。

谢夫子点点头,靠在椅背上,跟陆杨说:“早饭更便宜些,你又小,吃不了多少。一个月约莫五百文钱左右,这都多了。贵的是住处、衣物,这都不是几个铜板能办的事。书童的月钱随资历涨,你不通文理,一个月能拿七钱银子。以后大了,能干了,能拿九钱、一两……”

陆杨听得认真,手里的墨条久久没动,心里飞速计算着养活自己的开支。又听谢夫子说:“养一张嘴巴容易,你现在就能顾上肚子。其他的放着吧,长大了都能挣到的。”

陆杨的急思戛然而止,脸皮倏地涨红了,眼睛湿润。

他很感激谢夫子,也开始害怕谢夫子。很奇怪,他也突然安心了。

他今晚不用干活,出了书房,站在院子里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冷风吹着他的脸蛋,他怕着凉,缩着脖子往灶屋去。

赵佩兰已经收拾好灶屋,药也热着了。陆杨没有矫情,端起碗就咕噜噜灌到肚子里。被赵佩兰塞了一颗蜜饯。

赵佩兰说:“我喝过药汤,很苦。阿岩他爹给我买蜜饯过口,我吃着就那么回事,还不如多喝几口温水。你应该会喜欢这个。”

陆杨确实喜欢。他的肚子再也喝不下水了,更何况是他很难很难吃到的甜味。

今晚他踏实了,次日起得特别早。

他在固定的时辰醒来,没有像昨天一样,再次闭上眼睛。静静等一会儿,他就摸黑下炕,轻手轻脚穿上了衣服鞋袜。

他昨天起晚了,不知道帮工几时来。今早出了房门,看谢家静悄悄的,各房都没亮灯,也不好干活,就又回屋。

屋里烧炕,暖和得很。他不再钻被子,站在门口望着细细的缝隙,等听另一间屋子有了轻微的响声,他又一次出来,见谢夫子出了房门,他当即扬了笑脸。很好,有活干了!

陆杨一阵风似的走了,到灶屋点上蜡烛亮起灯,转而生火烧水。锅盖刚盖上,他就满灶屋走了一圈。

昨晚上他和帮工一起做的晚饭,对灶屋很熟悉了,各样食材摆在哪里、余量多少,他心里有数。再看一遍,做了确认,他就出来问谢夫子早上吃什么。

谢夫子看他精神头很好,就说吃面疙瘩汤。

面疙瘩汤不用揉面,也就不费劲,省体力。

陆杨心里暖呼,说:“再烙几个饼子行不?”

谢夫子点头说好。

聊这两句话,谢岩也从屋里出来了。

这个静悄悄的小神童,早上明显有着情绪,睡眼惺忪的,嘴唇下抿,不乐意起早,站在屋檐下咕咕哝哝的默默背书。

天这么冷,陆杨怕他冻着了,叫他到灶屋里背书。

谢岩抬眸看看他,没吭声。

陆杨直接上手,把他拉到了灶屋里。

谁家的儿子都是大宝贝疙瘩,他也不使唤谢岩帮忙烧火,只让他坐到灶膛后,往里坐一点,这样他好添柴。

烧水简单,不用时刻盯着。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