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杨再往前走,连声“哎呀”,“我还说是壮壮在喊哥哥,原来是你啊!喊得真甜,再来两声,哥哥带你去吃好吃的!”
陆柳听着笑眯眯的,车子都没停在谢府门口,他就急着下来,陆杨扶他一把。两人站在一处,愈发像照镜子了。
陆杨在京城这些年,学着陆柳待人处事的方式,让很多人跟他相处的时候感到温暖、高兴,没有压力。他性情内敛了,眉眼也变得柔和,细看英气十足,给人的感觉却很有亲和力。
而陆柳在府城这些年,学着陆杨的办事之法,很多需要他决策、需要他料理的事情,他都果断霸道的处理。尽量少些态度黏糊不定的时候,愈发像一家主君。他眉眼间的柔和也就少了些,乍一看很有英气。
他俩互相打量打量,相继笑了。
陆杨再回头,黎峰已经下了马车,一手捞个孩子,让两个小宝喊人。
陆杨让他们喊爹爹,揶揄得壮壮这张厚脸皮都红了,小麦更是窝在黎峰怀里蹭了蹭,才甜甜喊“舅舅”。
陆杨笑哈哈的,挽着陆柳的手往前走,后面的马车不下人,等着到府门口,车里的人一个个出来,陆杨招呼小厮帮忙搬行李。
赵佩兰在屋里,也有小厮去说事。她出来时,陆杨跟家里摆酒了一样,站门口迎客,来一个喊一声,再来叠声的喜庆话。
他见了陈桂枝,又是姨又是婶,说她年轻、有气派,说她有福,福泽子孙。这话把陈桂枝说得。
她回头跟王丰年和陆二保说:“你们听听,听听,杨哥儿这嘴真是甜!”
一般人夸长辈有福气,都只说儿孙出息,她来享福的。没谁说这福气是长辈带来的。她听得真是舒心。
小麦还被黎峰抱着,两只眼睛圆圆睁着,小耳朵动了动,一副“学到了”的认真表情。
壮壮则是面带好奇,观察着爹爹和舅舅的不同之处。他小小的脑袋里,是满满的疑惑。他哥哥会说甜话,他就不会。怎么爹爹和舅舅一样一样的,都有这么伶俐的嘴巴?
陆杨再喊爹,语调拖得长,亲亲热热的,说他们有精神、气色好,说他们会疼人,心里有他。
陆二保和王丰年直到这一刻,笑容才真正放松,眼神不躲闪了。时间能让他们有所变化,刻在骨子里的本性却难改。他们总怕给人添麻烦。哪怕这一路奔波,已经到了门前。
往后还有陆林一家三口。陆杨松开了陆柳的手,抱了抱他家林哥哥。
“哎呀,你还害羞,让你来京城,总说没空,把我想的!快让我看看念念!”
念念是陆林的孩子,他怀孕很晚,曾经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到府城后,离了催促的压力,少了指指点点的声音,终于得子。夫夫俩离乡远,取名念乡。
这孩子文静,性子软,闷不吭声的,像张铁,也像从前的陆林。要带在身边仔细教。话可以少,心思要灵巧。
陆杨再往后看,没见着人了。
他能理解,大家手上都有事情干,没可能一次全来。
他看看黎峰,也给夸了一句。
“你挺有劲儿的,这么大的孩子,还能一次抱两个。”
黎峰:“……”
这点力气没有,还算什么男人?
陆杨收场,转身往门里走。赵佩兰在里面,跟他的顺序一样,一个个的招呼上了。见了陈桂枝,就喊“老姐姐”。见了陆二保和王丰年,就喊“亲家”。
陈桂枝看她有变化,至少嗓门比从前大。
她还说赵佩兰在高门大户里待着,身边也没个人作伴,应该会变得静悄悄的,愈发沉静憋闷才是。原来没有。
赵佩兰就说两只小包子到了顽皮的年纪,这个年纪的男娃娃,活泼又好动,他俩吃得好,平常读书,久坐不动,回到家里,就野了性子,满屋子里跑,追狗又追人,一身使不完的劲儿。
陆二保和王丰年想看看孩子们,陆杨招呼人去崔家接包子们回家。
谢岩要晚上回。官员上值,偷懒偷闲就算了,随意乱跑是万万不行的。至少谢岩如今的官职,还不能如此任性。
人多了,家里一下热闹起来。
陆杨先带他们去客院安置,吩咐灶屋烧水做饭,给人接风洗尘。
行李安置妥当,他又收了一堆礼。先看信。
顺哥儿和贺青枣也给他写了信,厚实得很。
他先拆干爹的信件,看字迹,沉稳有力,便觉得安心。他干爹身子骨还是不错的。
干爹信里又分了一封,要给罗家兄弟。陆杨塞到怀里,没私自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