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惟城附和:“可以啊,我最近也在想这个问题,问问苏阿姨的意见吧,看她愿不愿意,可以的话我希望她能照顾春雨到三岁。”
谢琼所在的采油厂离得近,每晚回来都要比赵惟城早,她轻声道:“那明天我找个机会问问她。”
小小的赵敏祯坐在自己的婴儿椅上用刚长出的乳牙认真嘬米饼,她的牙还小,刚长出牙床,米饼几乎是用口水化掉吞进肚子里的。
为了培养以后能一起上桌吃饭的习惯,谢琼从七个月起就让女儿坐在饭桌前跟他们一起吃饭,给一个米饼或者饼干能吃好长时间,一方面可以让赵敏祯观察他们是怎么吃饭进食的,方便以后学习,另外一方面也能盯着她以免出意外。
好不容易会爬了,赵敏祯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迫不及待用四肢探索这个家,所有的一切在她眼里都很神奇,别看人小,四肢跑得快,一秒都不能放松,稍微走神,就不知道爬到哪里去了。
而且谢琼发现小孩子有时候也喜欢发呆,喜好也很固定,常常一个玩具能玩好几天,甚至有些在大人眼里根本不算玩具的东西,她也能把玩很久。
吃完饭,谢琼把女儿抱出来放到地上,赵敏祯一下地,跟着妈妈往厨房走,眼睛一扫,立马盯上了放在地上的土豆,抓起就往嘴里塞,谢琼急忙制止,一边给她洗手一边说:“哎哟,闺女啊,这可不是你能吃的。”
赵惟城走过来抱起赵敏祯,“别捣乱,来跟爸爸一起学习,我教你认岩石类型。”
赵敏祯被困在爸爸怀里,才不管什么学习什么岩石类型,只知道看照片太无聊,而且从她的视角看不到爸爸的脸,只有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出来,她小手拍打着桌面试图吸引爸爸的注意力。
赵惟城换了个抱娃的姿势,改为单腿,见女儿对学习不感兴趣,做鬼脸逗她玩,赵敏祯乐得哈哈大笑,上手去摸他脸,声如银铃。
父女俩玩得不亦乐乎,离睡觉还有一个多小时,谢琼冲赵惟城眨眨眼,转身进了工作室,整理近些年来的设计稿,从中筛选出夏季女装的设计。
定制跟批量制作大不相同,定制是根据顾客的身材条件进行个性化制作,批量则是要使用现代服装行业普遍认同,诞生于1981年的《服装号型系列》标准来进行制作,这个标准通过统计各省市近40万人的体型数据,由此制定了一套符合我国民众体型的服装号型标准。
设计和制版缺一不可,专业的服装厂都有专门的制版师,这是服装能够批量生产的基础之一,谢琼的制版功力稍弱,手头现有的制版图有些并不符合号型标准,接下来要根据国标一一修改,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量。
尺码不同,制版图也不同,每个尺码都要画一个正式的制版图,先前是给谢琼自己看,画潦草一点她能看懂就行,但现在要交给服装厂,就一点不能粗心了。
最基础的数据就不用说了,前片后片是哪个、前片后片用的面料又是ABC或者D的哪个,开叉位在哪里、哪里需要包边、袖口需要抽多少厘米、先抽褶后包边等等,这些每一样都要标注仔细,制作工艺复杂的衣服制版图也要更复杂,这也是谢琼先选择夏装的原因,因为夏装基本只有前后两个面片,相对来说制版图要简单一点,换成其他三季的衣服就没那么容易了,到那时候,谢琼肯定是要找人来帮忙做的,她一个人完成不了。
光是夏装,谢琼也没信心一个人能完成所有的制版图,她做完,还是要找专业的制版师再来帮她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及时修改。
昨天还只是一个潦草的冲动,今天准备开始做了,谢琼发现真是前路茫茫,现在摆在眼前的制版没一个月肯定搞不定,这么多设计稿,能从中挑选出合适的且能大卖的设计也需要有充足的市场经验和锐利眼光,关键这还只是开始,后面等着她的恐怕还有一重又一重的困难。
创业不容易啊,谢琼扶额,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今晚把夏装设计稿先挑了出来,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等她出来,赵敏祯已经躺床上睡着了,赵惟城也靠在床头看书,看谢琼面色沉重,放下了手中的书,拍拍身侧的位置,“做起来不容易?”
谢琼坐过去靠在他怀里,“非常不容易,太难了,感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还是更适合闷头做衣服。”
“当然了,人家服装厂最少都要有四五十个人才能完成你现在想做成的工作,只凭你一个人肯定很难做到。”
赵惟城语气平和,接着说:“你的优势在设计,既然这样,就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不要因为其他的工作反而忽视了你最大的优势,专业的事情可以交给专业的的人做。”
“团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这就是谢琼喜欢跟他聊天的原因,合理的讨论使人进步,因为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完全不同,赵惟城常常能给她提供一些更现实的视角。
谢琼因为常年在办公室工作,平时会计的工作内容也很固定,不怎么需要人帮忙,账本也都是下面的人主动往他们办公室送,加上从开始她就是一个人做衣服,时间长了,独来独往也成了习惯。
她反应过来,“你是说招人?”
赵惟城点点头,“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只要你坚定一个方针,把控全局,不会乱起来,一定能做起来。不过前期团队的话肯定要磨合,尤其是创始成员非常重要,前期难免牺牲掉一些你的利益,要看你取舍了。”
“长远来看是值得的,我也能更专注于设计方面。”
谢琼沉思良久,最后说:“那我想想找谁,让我招聘简直比画设计稿还难,我感觉我看人真的不太行,尤其是今年,老是看走眼,敏感度大大下降。”
第47章第47章挣钱
赵惟城想到了上半年他们精心给赵敏祯挑选的阿姨在满月宴上闹出的笑话,摇摇头,无奈笑道:“看人这方面我跟你一样笨拙,慢慢来吧,经验都是通过实践积累的。”
创世团队的成员可容不得一点马虎,否则谢琼宁愿单干,也不想再承担一次看走眼造成的后果了。
谢琼想了半天要去哪儿找有工作经验的伙伴,首选肯定是各大国营服装厂的员工,她知道的就一家,主要负责油田职工的制服生产,不过这方面的人才她要想拉拢过来,不承诺高薪待遇很难撬动,油田人看中编制,并不喜欢去私企工作,还有依她的身份也很难跟这些人接触到,就算有钱也没用。
其次是平州市大大小小的私营服装厂,好找,但同样费心。
最后,也是现在私企招人最常用的手段——登报纸,花钱在平州市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上打广告,一般会登一个月,有合适的应聘者看到了会联系。
谢琼想了下,“后续制作我准备找服装厂代加工,这样算下来最少需要四个人,一个经理,一个版师,一个采购,再加一个专门盯品控的质检员。”
“明天我再了解一下行情,写个招聘广告,看看有没有人来应聘,尽量在年前定下来。”
商量完事情,谢琼感觉也没聊多长时间,但一看时钟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快零点了,她赶紧站起来去洗漱,匆匆回来睡下。
谢琼现在还在采油厂上班,脑海里偶尔开小差可以想想未来的计划,但在上班时间,她可不敢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毕竟她身旁坐着的就是最喜欢八卦的孙连采。
但下了班,她的时间就自由了,午休时间虽然从夏天的两个半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刨去吃饭的时间,也足够谢琼出门跑一趟书店,买下近一个月来的平州日报,日报专门有一个招聘栏目,刊登招聘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