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顷,他抬起头,目光炯炯,拱手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行军速度需依战局态势灵活而定。
当下,我军刚经历水源危机,虽说士气有所恢复,
但将士们体力损耗仍在,不宜贸然全力行军。
再者,若行军过快,补给线拉长,一旦遭遇敌军截断,后果不堪设想。”
兴国公在一旁微微颔首,补充道:
“镇国公所言极是,况且,我军首要目标是守住龙翔关,需确保全须全尾的到龙翔关。
若是一味急行军,我军对周边环境的侦查难免会有所疏漏,
若出现什么岔子可就不好了。”
光汉皇帝认真倾听,神色凝重,手指轻敲桌案。
营帐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帐外军卒走动的脚步声。
良久,皇帝开口道:
“二位国公所言,皆有道理。
如此,传令各军,以日行三十里的速度稳步推进,
每五里设置一处岗哨,确保补给线安全畅通。
斥候队伍扩大至三千人,分为十队,呈扇形向四周散开,
方圆五十里内,但凡有敌军动向,务必第一时间回报。
对了,还要兼顾着寻找水源,
当然,朕也只是说一说,具体行不行还要靠都督府决断。”
“遵旨!”镇国公与兴国公齐声应道。
光汉皇帝站起身来,在营帐内缓缓踱步,继续说道:
“至于对蛮国的战略威慑,不可仅仅依靠行军速度。
原本组建先锋军提前到达龙翔关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但碰到了这等乱臣贼子,以至于就算是现在你我想要组建先锋军,也不能组了,倒是可惜。
“陛下,没有一直胜利的战事,这一次我等被乱臣贼子诓骗,
下一次便有了经验,定然能识破其阴谋诡计!”镇国公纳兰亭缓缓开口。
光汉皇帝轻笑一声,点了点头:
“希望吧,尔等都去忙吧。”
“是,陛下!”
。。。。
在水源滋润下,军营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士气如同春日里蓬勃生长的野草,一路高涨!
清晨的阳光洒在营帐之上,
映照着军卒们充满希望的脸庞,
他们忙碌地整理着装备,准备继续行军。
两日后,营寨一角,车上堆积着那些曾经参与叛乱的私兵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