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开始的粮草账册做起,到近两年的披甲上阵。
虽是顾焱的儿子,练功骑射却样样刻苦,舞断的长枪不知几何。
比武磋练,多数都能得第一。
也始知蛮夷之害,罄竹难书。
非上京卷宗之中那一笔带过的寥寥数语。
“蛮夷烧杀残虐比畜生都不如!”
“他们活生生刨开产妇,取出婴儿当球踢!他们当着父亲的面生剥其子!”
“他们在铁板上活烹母女,直至那年轻的母亲无力托举!”
“。。。。。。”
一下午,他们同军中几个汉子聚在一块,你一句我一句,讲述着西沙城的过往。
崔溢听的心底震惊难言,好半晌才艰涩道:“顾老将军当真。。。。。。造福百姓,功在千秋,堪比圣人。”
军士眼底的心痛退去,骄傲喝道:“那当然!不止老将军,老将军的父亲、祖父,哦,还有小将军,都一心驱除蛮夷,憋着一口气征战一辈子,就为带着咱们回家呢!”
崔溢点头,感慨道:“如今总算回家了。”
却不想,门前马蹄震天。
年少的将军兴奋地跑出家门,大门之外站了一排高大战马,匹匹神骏不凡,马上的战士更是金甲覆身,夺目如天神。
一面面旗子背在他们身后迎风招展,那旗子上写着夏。
是大夏!
崔溢走在后面,眼睁睁看着少年将军掩住兴奋朝着衮王稳重行礼,抬起头来在人群之中寻找自己的父亲。
而后——
被身后齐齐涌上来的金甲武士按住。
他们将他的头按在地上,往他嘴里塞了一团脏臭的布团。
为首的衮王坐在高高的马背上,垂眸俯视这个顷刻之前还一脸兴奋,终得回归大夏家国的小少年。
而崔溢自己,却不得不接过衮王递来的圣旨。
站在顾氏门前,站在大夏将士之前,宣读圣旨:
顾氏谋逆,顾焱已死,顾氏男丁当诛,女眷没入教坊,永世为奴!
。。。。。。
崔黛归听完,面上已是苍白一片。
顾氏百年夙愿,数辈艰苦奋战,带了边地百姓脱离苦难之日,却一脚踏入更深的苦难。
是大夏背刺了他们。
而背刺之人中,有父亲。
她的手止不住地颤抖,声音几乎听不清,“爹爹,那日,那日是否就是您派出的人。。。。。。寻到我踪迹之日?”
崔溢沉默。
半晌之后,沉声道:“去吧,请他过来。”
“总要好好谈一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