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她这个小官出身的宠妃,向嘉帝求来墨宝,也只为投其所好,希冀家中子弟学其文章风骨,以向陆氏示好。
青云之路挤满权贵,无人见底下托举的血肉之躯。
陆徽之,是不同的。
手中这张犹带清冷墨香的信不过寥寥数语。
只是向她述说窗前那株竹子虽长得好,却太过冷清,想着要多栽几株桃树。
问她意见呢。
崔黛归笑着看完,嗅了嗅夹在信中一起送来的那枚竹叶,心中生出无限的欢喜。
想必这就是他窗前那株从前尚好,如今却被嫌“冷清”的竹子罢。
她哪里是想赏桃花?
不过是想借赏花之名,得见君子啊。
他竟连在院子里种桃树都想出来了,哪家正经公子会在院中种桃树?
这花向来被视为妖娆多情的女子形象,取其宜室宜家之意。
他可是顾氏玉树,家中独他一子并无姊妹,若叫那些迂腐长辈和同僚瞧见,岂不平白被人笑话?
崔黛归不禁莞尔,提笔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郎君不俗,窗前竹甚好。”
刚写完,张乐容叩响了门。
她身边,依旧是当初泼过一脸茶水的那丫鬟。
“陆表兄若得此信,怕是三日不知饭香。”
张乐容接过信递给丫鬟,挤眉弄眼笑道:“你这蛮女,竟要成我表嫂了!”
“怎么?嫌晚么?”崔黛归端起架子,“叫一声嫂嫂来听听!”
那丫鬟闻言瞪大了眼睛。
崔黛归一乐,“翩翩君子,淑女好逑嘛!”
这一下,丫鬟差点惊掉下巴。
果然。。。。。。是边关来的姑娘,当真、当真大胆。
张乐容哼一声,“明日就是先蚕礼了,等礼毕出宫,届时你出嫁,可得封个大大的红包给我,好歹算半个媒人!”
“何止红包,先前你借钱我做生意,赚了许多,不过那些灾民。。。。。。反正也舍了许多出去!照利还你时,可不许找我多要!”
话说到一半,崔黛归不由想起,先前顾晏曾向她借一千两。
不想后来,却是他掏了一千两给自己。
顾晏那厮,当真心思比海底针还难琢磨。
看来,此次粮食一事上,只怕他赚得不少呢。
明日先蚕礼,他作为太后钦点的礼官会全程守在一旁。
届时若崔御鸾哭诉两句,他又会如何呢?
崔黛归拿不准,只是觉着手中的茶有点苦。
“。。。。。。”
谁能想到,他俩的好事,一开始还是她出钱出力牵线搭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