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正好有人看到他,笑呵呵的走过来,这人刚从那边看热闹回来,就说起赵政华来:“村里考上大学的,不都收到那啥通知了吗?结果赵政华一直没收到。”
瓜瓜一听到有赵政华的乐子,立刻冒了出来:【没收到不就是没考上吗?】
说话的人也这么说,摇摇头道:“结果你猜怎么着?赵政华非得说,是有人把他的成绩顶了,在外面发疯呢,村长拉都拉不回去。”
姜乐嘴角抽了抽,看来赵政华对他的成绩还挺自信的,不过,这时候确实有顶替成绩的情况在。
他摇摇头,没什么看热闹的心思,先去了俞和衷家,后者正在收拾东西,一看到姜乐过来,嘴角动了动:“哥。”
“嗯。”姜乐走过去,一本正经地跟他说正事:“我这次提前去,主要是为了买个院子,我想让家里人都跟着一起去首都。”
说句现实的,他去了首都,大概率以后是不会再回坎子村了,可姜乐好不容易拥有家人,他想跟家里人一起。
家里人可以几天十几天不见,但几个月甚至半年多不见,就有点难受了。
俞和衷说:“猜到了。”
“你还挺了解我,那你知道我现在在发愁什么吗?”姜乐搞无奖竞猜。
俞和衷还真猜中了:“他们大概率不愿意跟你去。”
姜乐夸他:“你脑瓜真挺灵活。”
说完,叹了口气,一看就在为这事发愁。
俞和衷在他身边坐下,跟他一起趴在桌子上,两人面对面。
姜乐不自在的晃了晃腿:“干嘛?”
俞和衷看起来很正经:“在帮你想主意啊。”
姜乐轻咳一声:“那你有什么主意?”
俞和衷没有回答,反问姜乐:“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跟你去吗?”
姜乐想了想,说:“大概知道。”
一来,爹娘还有他奶,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在这个小村庄生活了几十年,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红旗镇。
而且,现在又不像后世,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外面不是向往,反而是恐惧。
二来,他们在村里,还能有个种地的事干,如果到了首都呢?显然是不能种地了,年轻人固然觉得,年纪大了就歇着,可他们辛辛苦苦了一辈子,让他们闲下来没有个事做,反而会觉得难受。
俞和衷:“所以,你应该能想到解决办法。”
姜乐眼睛一亮,看着俞和衷,清了清嗓子。
俞和衷看着他,静静等待他的下文。
姜乐说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有个想法,说出来你别笑话我。”
俞和衷点头,保证不会笑。
姜乐就说了:“我……想办厂。”
俞和衷确实没有笑,而是问:“服装厂?”
姜乐惊讶的看他:“你怎么知道?”
俞和衷:“猜到了。”
姜乐总有别人不敢有的想法,并且有实现它的能力。
姜乐觉得这样趴着压的耳朵难受,他坐起身,摸摸鼻子,他这个想法确实有些痴心妄想。
这年头,能当个服装厂的工人,那都是人人羡慕了,私人办厂,谁敢想啊。
但姜乐想到,原书跟历史有些出入,原作者为了让主角更好的发展事业,把全面放开的时间提前了,几乎跟恢复高考差不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这时候允许私人办厂了。不过大多数人,对这个政策还是持观望态度。
可姜乐想试试,他想办厂,这也是他当时跟周厂长说,不想继续合作的原因,那时候他已经隐隐有这个想法了,只不过自己还没想清楚,就没好意思跟谁说。
现在说出来……还挺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