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绒花一直瘦,只需要补长,不需要加宽。
这衣服实在没什么美感,但能避体都不错了,冬天才是最难的时候。
“绒花,我告诉你一件好消息,你听了保管开心!”姜欢见周围没什么人,开开心心的走过去。
绒花捡了树枝丢进背篓里,见是姜欢,笑着道:“啥好事,把开心成这样。”
姜欢立刻小声把要高考的事说了,她倒不是担心别的,主要是这事上面还没通知下来呢,她怕被村里人听到了,又胡说啥。
绒花听完,有些茫然:“高考?那你是不是要参加?恭喜你,希望你考上想上的大学。”
姜欢一听急了:“绒花,你不考吗?你也要跟着考啊。”
绒花有些不确定了:“我不知道能不能考上,万一白考了咋整?”
“你这么聪明,肯定可以的。”姜欢想了想又说:“绒花,你想想,如果你考上大学,就可以变得很厉害,我听幺儿说,上了大学出来就可以分配工作呢,你以后就可以带着叔婶享福了。”
绒花听着,好像忽然有了希望似的,这些年,她其实一直麻木地活着,她想不出什么可以改变现状的办法,她也没办法改变。
随着年龄增大,也有人上门提亲,但绒花都没答应,她不想嫁人,她嫁了,爹娘咋办,村里没人愿意娶个媳妇儿,还多对爹娘的。
她难道就不管她爹娘了吗?
她爹娘勤快,不管啥时候,都在干活,她也是,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出不了门,就没有歇着的时候。
可即便勤勤恳恳的干啊干,好像日子依旧是这样,一成不变的让人害怕。绒花都不敢深想以后咋办的事。
姜欢让她跟着学习,绒花知道读书是有用的,所以愿意跟着学,可要真说有什么用处,她自己也弄不清楚。
她只知道,自己似乎明白了不少,读书很有意思,可用处她还是没发现,只是想,也许以后有机会,能参加镇上的招工?
要是真有这样的机会,她家日子也许就好过了。
没想到,姜欢给她带来这样一个消息。
绒花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她自己都不懂自己为啥哭。
“绒花,试试吧。”姜欢看绒花的样子,鼻子也有些发酸。
绒花点点头,目光逐渐坚定起来:“好,我试试。”
——
如姜国庆所说,没过几天,村里新装的大喇叭就响起了声音,并且通知了一个重磅消息,高考会在一个月后恢复。
村里有上过学的,尤其是知青们,一个个听到这个消息,都陷入了狂喜。
高考恢复,对他们来说,不仅意味着可以考大学了,还意味着,他们能够通过考试,回到自己家了!
知青们瞬间炸开了锅,有人着急的到处借书,可书难借,大家都知道高考要恢复了,书人家自己也用,咋可能愿意借?
还有的听到只有一个月,差点没晕过去,自己自从下乡之后,连书摸都没摸过,咋考?
村里那些家里儿子女儿跟知青结婚的,听说自家儿媳女婿要参加高考,家里吵翻天了,怎么也不答应,生怕是下个陈世美。
还有请书记评理的,张万兴一脑袋官司,末了说:“咱也不能拦着人家娃上进,可嫁给咱们村的汉子,娶了咱们村的姑娘,就得对人家负责,结了婚的知青,想参加高考可以,写个保证书。以后要是考上了,敢抛弃家庭的,人家拿着保证书,你学也别想上。”
这么一说,大家就放心了,其实谁不想让自家出个有出息的,主要是怕有了出息,就忘了本。
毕竟有的知青当初跟村里的汉子姑娘结婚,就是害怕劳动,下不了苦,人家担心是难免的。
知青点,林半雪看着已经翻阅过无数次的书,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她这几年一直没停止学习,现在得知恢复高考的事,算是知青里面少有的,不手忙脚乱的人了。
想起姜乐之前的提醒,林半雪心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