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是有,但帽子是省城刚进的,贵。”陈姐压低声音说完,手比划了一下。
确实贵,一顶帽子十二,比头巾贵多了,头巾三块钱一条。
姜乐没嫌贵,让陈姐拿来看看,陈姐见他敞亮,也没说什么了,让他等等,去拿帽子。
没一会儿,陈姐拿出来几顶帽子,样式都不太一样,让姜乐挑。
陈姐推荐了其中一个,毛茸茸的,两边帽扇在头顶绑着,放下来可以盖住耳朵,暖和。
姜乐不怎么喜欢这顶,暖和是暖和,不适合他奶。
他拿了另外一顶,紫色的,带着短短的绒毛,帽子周围有一圈短短的帽檐,看着适合老人,还带点时尚。
“要这个吧。”姜乐当即就下了决定,头巾他也要了,可以让他奶换着用。
一共十五。
陈姐笑眯眯的夸他孝顺,确实孝顺,这年头有哪个孙子愿意一下给一个老人花十五啊?
她看姜乐这么痛快,想了想,问他:“老人家过生,有些人就愿意定些寿桃啥的,你奶还有几天过生?”
“后天就过。”姜乐说。
“那来得及,你要是想定寿桃,姐让人替会儿班,带你去瞧瞧?”陈姐说。
姜乐问:“寿桃是啥?是桃子?”
“嘿呦,你说说,姐光顾着跟你说了,忘解释了。”陈姐笑呵呵的一拍手,说道:“不是桃,就是馍馍,做成桃子的样子。西游记里不是有蟠桃啥的吗?这桃子寓意好,给老人家祝寿用这个最好了。”
姜乐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个,当即就表示感兴趣,让陈姐带着他去瞧瞧。
陈姐让他等着,跟旁边关系好的售货员说了一声,把工服换下来,带他出了供销社。
“这家做寿桃的,也是前段时间我娘过寿,我给定过一次。”陈姐在路上细细的跟他说:“大多都定一笼,寿桃有手那么大,一笼是十个,寓意好,十全十美嘛。价格倒是有点贵,一笼五块钱。”
这年头一斤白面一毛八,姜乐对蒸馒头不太懂,但大概知道蒸这么多需要一两斤的面粉。
这么一算,确实贵。
但是人家要是寿桃做的好看,那这赚的就是手艺钱,要得不算过于贵。
姜乐点点头,打算过去看看再说。
陈姐就带着姜乐七拐八拐的,到了一家院子,他们来的倒是巧,这家人正在蒸寿桃馍馍。
姜乐想看蒸出来是什么样,蒸寿桃的让等等:“估摸着再十来分钟,”
等着的功夫,陈姐才想起自己忘了说了:“人家这寿桃里,混了白糖了,吃着一口甜滋滋的,干吃也香。”
蒸寿桃的正巧过来给他们倒水,毕竟是赚人家钱,态度肯定好,闻言点头说:“是放了糖。”
姜乐点点头,那五块钱一笼价格收的算是比较公道。
等寿桃出锅后,姜乐看了眼,别说,人家是真有手艺,一个个寿桃做的猛一看跟真的桃子一样。
仔细看自然能看出来不同,不过也算很好了。姜乐当场定下来一笼,又多付了一块钱。
多付一块钱,人家拉着架子车给送。这个钱该花,不然姜乐骑着自行车带回去,寿桃怕是都不成样子了。
拉着自行车,戳人力,一来一回两个多小时,赚的这一块钱也是辛苦钱。
离开的时候陈姐还说:“你们家老太太是真享福,到时候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不知道要怎么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