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压的实实的,就这,还老大一袋。
姜奶奶已经很淡定了,但还是忍不住说:“这……这也太多了吧?”
姜乐就说:“不多,家里的褥子都太薄了,重新拆了弄厚一点,还有棉衣,一人做件新棉衣呗。”
赵美莲把这些棉花看了又看,听到这话才说:“我跟你奶才做了新毛衣,这啥日子啊,又是新毛衣,又是新棉衣的。”
她这么说着,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能不笑吗?这是好日子啊。
毛衣虽然都织好了,但是还没穿呢,虽然现在是深秋,可没到穿毛衣的地步,倒是俞和衷有穿。
姜乐当初给他做那身衣服的时候,就考虑过上面要配马甲,所以他还留了一点毛线,专门织了个V领的马甲。
当时织马甲的时候,瓜瓜还很惊讶:【宿主,你怎么还会这个?】
姜乐:【我以前跟村里的婶子学的,挺简单的。】
其实在现代,很少有人织毛衣了,一件毛衣要买又不是多贵,买的还比自己织的好看,有设计感,还是直接买方便。
但姜乐不是穷吗?毛线比毛衣便宜多了,他想穿毛衣,就自己织。
那些教姜乐的婶子手艺都可好了,姜乐跟着学了不少,之前织的毛衣是真好看。看起来跟买的也没啥区别了。
要不是姜乐太忙了,他都恨不得把家里织毛衣的活都包了,但显然不现实。
他这人做事有始有终,做衣服的时候,就想着给俞和衷搭配毛马甲,所以这毛马甲必须得做。
话说回来,家里人看着这一兜子棉花,喜气洋洋,现在离穿棉衣的时候还远着,不着急做,就商量着挨个把褥子拆一拆,把里面的棉花重新弄一弄,加点棉花,做新褥子。
大家一致决定,先做姜奶奶和姜欢房间的褥子,姜奶奶原本想拒绝,她想先单独做新的被褥,用来给姜军庆结婚用。
可家里人都说,姜军庆结婚得明年春天了,不急。
姜奶奶觉得有道理,最终还是先从她跟姜欢房间的褥子改起。
姜家又风风火火地忙起来了,这天姜乐正在帮忙,就听到外面有动静。
“家里来人了?”姜奶奶问。
姜欢立刻积极道:“奶,我出去看看!”
说着,一溜烟跑出去了,没一会儿,又跑回来:“不是咱家来人了,村里人都去大晒场那边了,说是拖拉机买回来了!”
没错,坎子村买拖拉机了!
这可是村里的大事,村干部做这个决定后,在大晒场开了大会,把这件事说了,问问村民的意见。
村民一部分觉得没必要,买啥拖拉机啊,多贵啊,那些地里的活,他们自己都能干,买拖拉机花的可是集体的钱,有自家的一份,他们心疼。
还有另外一部分是赞同的,他们也羡慕别的村有拖拉机,每次收庄稼的时候,人家村里收的最晚,忙完最早。
自家村有拖拉机的,走到外面,头都仰的高高的,可得意了。他们看的眼馋,也盼着村里能有拖拉机,但他们说了不算,现在村干部好不容易有这个意思,他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了。
两边的人都说服不了对方,就在大晒场闹哄哄的吵开了。
赵满仓听的脑袋嗡嗡的,抬高声音:“吵啥吵呢?都跟我停喽!”
村长还是有威慑力的,大部分村民都不说话了,少部分还在争的,见大家都不说了,自己也只好住嘴,
赵满仓肃着脸,看了眼张万兴,这才说:“我们把大家叫来,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不是让你们来吵的,咋了,这事是谁声音大,就听谁的不成?”
他说完,看了一圈,见都安静下来认真听他说话,这才满意,说道:“我先说说我个人的意见,我是不赞成买拖拉机的,那些买拖拉机的,人家村是情况特殊,壮劳力不够啥的。可咱们村,这老些小伙子,哪用的上这个?”
赵满仓其实本身持中立态度,买不买都行,反正买拖拉机这事,是张万兴提出来的,就算村民有不满,他也不需要担责任。
但他也不想反对,怕得罪张万兴。
结果赵政华听说了村里要买手扶拖拉机的事,当即就跟他说:“爹,这事不管你能不能决定,都得反对,而且要在村民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
伤筋动骨一百天,赵政华的腿还在恢复中,勉强能下地,但大部分时间还得在炕上躺着。